7月23日,华县金堆地区连降大雨。24日凌晨,麻家砭水库在泄洪时,水库闸门被奔流的洪水冲毁,在镇政府值班的纪委书记李海林积极组织140多户群众转移,同时,他还组织营救了21名被困群众,危难时刻,在洪流中写下了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忠于职守,与人民心血相连的抗洪颂歌。
华县金堆镇任家滩村依山傍水,风景秀美。蒿坪河把村子分为东西两部分,唯一的一座小桥与外界相通。小河上游的麻家砭水库是钼业公司和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水源地。李海林就在该镇工作,任纪委书记。
7月22日以来,金堆地区连降大雨,麻家砭水库水量大增,蒿坪河水势不断上涨,雨水毫不留情地将村后的山坡冲出一条条水道。23日,在镇政府值班的纪委书记李海林履行交接班手续后,根据连日汛情,他的第一反映就是到村里去,查看群众的防汛工作落实情况。任家滩是李海林的包联村,村子地处狭长的峪道内,住户分散,前后连绵三四公里,位置特殊。李海林顾不上休息,立即带领2名包村干部深入村里查看汛情。任家滩村5个村民小组,他们在查看完离河道较远的4、5小组的情况后,迅速赶赴1、2、3组查看。此时,雨越下越大,河水不断上涨,山上的碎石时有滚落,令人焦急的是又遇到了滑坡,他们只能徒步前往。鞋湿透了,卷起的裤管也沾满了泥巴。进村后,他们气也顾不上喘几口,立即分头行动,逐门挨户提醒群众注意水情,做好撤离准备。李海林与村干部一起密切观察水势,研究应对方案。天越来越黑,蒿坪河里的水还在上涨,汛情也越来越严重。
山里的夜晚气温较低,虽然是夏天,山风吹来,让人感觉寒冷。巡察完村里汛情的李海林依然保持高度警惕,与镇村干部没有丝毫懈怠,守在桥头密切观察水情。
24日凌晨3时半,手机铃声响起,顿时,他倦意全无,镇上电话通知,麻家砭水库5时泄洪,要求迅速组织群众,做好随时撤离准备。他和镇村干部飞快地跑向村子里,开始挨家挨户叫醒群众,一声两声……,一户两户……。村民对河水上涨的场面已司空见惯,似乎并不紧张,有的灯亮了又熄,有的出来了又走回去,有的叫了好几遍也不见应声。李海林心急如焚,他深知肩负的担子,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丝毫不敢马虎。他深一脚浅一脚,来回穿梭于140多户之间,奔走在4公里崎岖不平的河道两岸,跌倒了,再爬起来……凌晨5时,天色渐亮,麻家砭水库开始泄洪,河水上涨,险情随时可能出现。经过李海林和镇村干部不停的催促,村民们已陆续做好了随时撤离的准备。
7时40分,灾难突然降临,麻家砭水库在泄洪时,水库闸门被奔流的洪水冲毁,水势汹涌,滚滚直下,带着大浪,卷着滚石,泄愤似的从水库咆哮而下,短短几分钟,已分不清河道、农田和路面,原来30米宽的水面瞬时增至70米宽。哭声、喊声、呼救声混为一片,一时间村庄房屋被淹,农田庄稼被毁,桥毁路断。李海林迅速将这一突发情况向镇党委报告“不好了,任家滩出事了……”当时接电话的镇党委书记王晓鹏只听了两句话,电话就断了。李海林和任家滩400余名群众与外界失去了联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场面,李海林心里也有过几丝恐惧,当听到群众的呼救声,他便毫不犹豫,趟着齐腰深的水,径直奔向村里营救被困群众。瘦弱的身体在湍急的河水中随时有被卷走的危险,冰凉的河水有些刺骨,他都毫无顾忌,心里只想着营救被困群众。在他和村干部的指挥下,村民迅速向地势较高的山坡撤离。
当时,正在华县检查防汛工作的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郝宗友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指示华县纪委深入灾情现场了解情况,并对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的纪检监察干部表示慰问。
看见一名妇女怀抱着两三岁的小孩艰难逃生,他一把抱过小孩,护着妇女,向山坡上撤离,小孩似乎也明白发生了什么,趴在他的肩上,瞪着恐惧的眼睛,一动不动。妇女紧紧抓住他的胳膊,紧随其后,恐慌的心平静了许多。他们吃力的走到了岸上,终于脱离了危险。
得知村里还有一些群众被困,他就迅速组织村民利用两边的树木固定绳索营救,被困的群众抓着护绳,很快走到了安全地带,就这样,他们用这种办法先后营救了21名被困群众。
一位十七八岁女孩被突然倒塌的房屋砸伤,呼吸困难,情况危急。李海林立即组织12人自制担架,冒着滑坡的危险,攀山坡,想尽快将受伤女孩运送出去。由于道路与外界隔绝,他们想到了利用水库位置较高的优势,用红漆在白布上写着“水库接人”,不停的举起摇晃,向外求援,但始终未能成功。后来,他们联系村里医生及时进行救治,终使女孩得以幸存。时至下午3时,营救基本结束,共救出33名被困群众,但无情的洪水还是夺走了3人的生命,5人失踪(现已确认其中2人死亡)。
把救出的群众简单安置后,李海林决定要尽快把灾情传递出去,一定要与镇上取得联系。他果断安排1名镇干部守住村口,防止群众返回已进水的村里再次造成伤害。自己则与另一名干部寻找出路。此时的李海林已是一双赤脚,鞋子早已不知丢在哪里。看到这种情形,一名群众拿出了自己多带和一双鞋,穿在了他的脚上。他们沿着山坡,翻过山梁,冒着随时可能滑坡和泥石流的危险,艰难地走到镇防汛抢险指挥部,向书记镇长报告了情况, 焦急万分的镇上领导得报后,镇党委立即组织抢险救灾救援队,不惜一切代价,用百倍努力,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熟悉灾情的李海林主动向镇党委书记请战:“我还要回去,群众在等着我”。就这样,李海林与随同干部李刚原路返回,3个多小时后返回了抢险一线。
在等待救援的同时,李海林积极组织村里的青壮劳力,搭建简易木桥,开始了自救。任家滩村的灾情上报后,县委书记杨森明和政协主席吴新亚带领的救援队也迅速赶来了,组织和镇上王晓鹏书记、王宏江镇长带领的救援队一起,很快建好临时桥,400余名群众安全撤离。回到镇上,疲倦的李海林把脚放在洗脚盆中睡着了。
7月22日以来的强降雨及水库闸门冲毁,造成华县金堆地区3800多亩农作物受害,480多间房屋被毁,1200多人受灾。
7月30日,记者采访时,村民李友良感激地说:“李书记在我们最危急的时刻和我们共患难,值得信赖,是我们心中的好党员、好干部”。金堆镇党委书记王晓鹏满怀深情地说:“李海林在这次抗洪抢险中忠于职责,表现突出,对村民情深义重,值得大家学习”。
在这次抗洪救灾工作中,李海林用实际行动实践了“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主题宗旨,在危难时刻树起了纪检监察战线的一面鲜亮旗帜,展现了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卫士风采,已成为全市纪检监察战线学习的榜样。(渭南日报 记者 杨青山 通讯员 李亚鹏 高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