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号网讯(记者 赵文彬):今年11月22日是韩城市芝阳镇东英村原党支部书记郭孝义因公殉职两周年的日子。生前,郭孝义为民请命、为民奉献,把百姓冷暖记挂心间,百姓称颂他为“人民的好儿子”,陕西省委也授予他“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荣誉称号。郭孝义已经离开我们两年了,可是他的一言一行、他的精神力量还始终鞭策着三秦父老,他始终活在人民的心中。请听陕西台记者赵文彬采制的长篇通讯:活在人民心中的好支书郭孝义
第一篇: 心中的丰碑
寒冬时节,记者一行来到韩城市芝阳镇东英村。这里呈现出典型的台塬浅山地貌,是个缺水的地方。已摘掉果实的一片连一片的花椒园和苹果园,使沟塬相间的土地上充满了生机。
车子一到村口,就看到东英村为他们的好支书郭孝义立的清风碑。如今的东英村,有了通往外面的水泥路,村里的主要巷道也全部硬化,眼下正是苹果销售时节,村民们说,再也不用发愁运输苹果的大车上不来了,这全是当年郭支书带领大家修路的结果。在村里,记者碰上郭孝义的启蒙老师、年过七旬的郭亢彬:
(出录音)郭孝义是平凡而伟大,普通而高尚,但就是这平平常常的小事情,人们都能看到但做到的人不多,孝义确实是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精神,我们要代代相传,传下去。(录音完)
郭孝义曾在部队服役8年,1984年1月退伍回乡,曾任村代理教师、村委会主任,1999年10月任村党支部书记,2006年11月21日晚,在为村抽水站拉运水管途中因过度劳累,从机动三轮车上跌落,于次日不幸以身殉职,年仅50岁。
他牺牲后,全村上千名群众自发组织起来为他送葬,其场面十分感人。接着,村“两委会”和全体村民,主动到芝阳镇、韩城市,要求宣扬他们的好支书郭孝义的先进事迹。
如今,两年过去了,在东英村,群众说起老支书郭孝义在世时做的一桩桩一件好事,仍如数家珍。村民郭存超:
(出录音)他的人缘好,在生活中不管你有啥,都有求必应。群众的吃喝拉撒睡的小事,你有困难我给你解决,集体有困难我给集体解决。(录音完)
郭孝义的战友、韩城市民政局干部屈喜民:
(出录音)我过去一直没来过他的家,到这家里来你看这个现状的话,你心里那种酸楚的泪水不由得要流下来,他也到我办公室来过,我问过他家的情况,他从来都给我一句话说:好着、好着。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有能力,结果把光景过成这样,我在苦苦思索答案,当时就找不到,后来就在送行他的时候,就是他真正把他的追求,把东英村当成自己的家,把一生的心血倾注到了东英村村民的事业上。(录音完)
满腔热血为乡亲(第二篇)
金号网讯:在韩城市,从市区主要街道到各乡镇、村,最醒目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开展向郭孝义学习的标语、牌匾,郭孝义忠厚仁爱、大德大义的高尚品质,正在化成人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动力。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两年前,回到郭孝义因公殉职的那一天。2006年11月21日,天刚亮,郭孝义拿上准备给上大学的女儿交学费的1300块钱给村上买水管。开学已经好长时间了,女儿的学费一直没有凑齐,学校不断地催,女儿也在电话里哭了好几回。为这事,他还和老伴吵过一架。但村里浇地急需水管。
为了省钱,他跑遍了城里所有卖管子的地方,忙活了大半天,终于选定了质优价廉的水管。城里有快运车,运费要40元,郭孝义非要让货主免费送,货主说得等到晚上下班后,孝义想,咱也不急等这半天时辰。
晚上送货时,货主对路况不熟,车陷在了离东英村不远的水沟里。郭孝义与村会计郭同川开上三轮车赶过去了。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把货车从沟里拖出来,这时已是晚上10点多了。在回村的路上,因过度的劳累,加之天又寒冷,道路颠簸,郭孝义不幸从车上摔落,把头重重地磕在了路边的道沿上,造成颅内大量出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这个夜晚,没有比哭声更能代表村民对郭孝义离去的惋惜和哀痛的心情了!做一个穷村子的支书,他缺的是资金,有的是一股精神。为给村里省40块钱运费,郭孝义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郭孝义的战友、芝阳镇庙后村党支部书记王中林:
(出录音)送葬的那天,确实让人看了后很感动,墙上都写着发自肺腑的语言,大人小孩胸前都戴着大白花,一提起他们的郭支书,就眼泪哗哗地往下淌。那时我才真的感到我才真的了解了我的战友,你是真的了不起。送葬的路上,他们老百姓就把他的灵柩高高地举起来,这不是把他的灵柩高高地举起来,是把他的人高高地举起来,把他的思想、把他这种品格高高地举起来。(录音完)
记者两次见到过郭孝义的老伴刘秀能,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他是为大家的事走了,没啥。
(出录音)我说不了什么,那是一个好人吧,在村里边,先把村里干好以后再说家里的事情,对村里好嘛,对村民好,给群众要办实事嘛。(录音完)
村民说,郭孝义当村支书,心里装的是集体的事,心里想的是群众的事。村里的水站远离村子,水要从二百多米的沟底通过扬水泵抽上来,经常有人偷水管,影响全村人吃水。大冬天,他和老父亲不知有多少回,晚上轮留去看守水管。
芝阳镇党委书记王勇:(出录音)他能够做到把老百姓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做,兢兢业业为百姓办事情。(录音完)
精神铸就富裕路(第三篇)
金号网讯:东英村群众为郭孝义立的清风碑碑文上写着“清风催快富,明德昭后人”,这是立在人民心上的碑,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不管干啥事,都要贴近群众的心,把准群众的脉”,这是郭孝义生前常说的话,他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奉民为天,无私奉献。
东英村三面环沟,唯一能出村的路大车上不来,村里出产的花椒、苹果运出去很困难,为了给村上修路,郭孝义卖掉自家的耕牛来筹修路款,还以个人名义贷款5000元,通过政府支持、群众自筹资金,终于使村里有了一条通往外面的大马路。可为了还5000元贷款,他偷偷跑到煤矿去挖煤3个月,干最脏最累的活,用血汗挣了4500元。
东英村是个穷村,集体不但没有积累,而且还欠了一屁股的债,几乎每干一件事,都要被缺资金绊住腿脚。郭孝义当支书8年来,从来就没有轻松过,他难,群众也难,在他的心里,想的全是村里和群众的事。
有一年下连阴雨,村民张彦祥家土坏房子的背墙倒了,在垒墙时砖不够,郭孝义就把自家的一截院墙的砖拆下来。村民郭存超:
(出录音)张彦祥是个残疾人,他协同村里建,建起后砖差一点不够 ,他说别着急,到我那里,先把我那里的卸下来,差一两千砖,你看他那院墙低低的。就是原来把他的弄下去了。我给你说,我郭支书这个人,你要叫我怎么说,他就是几乎天天都在做好事。(录音完)
村民郭虎全,孩子考上大学学费凑不够,郭孝义知道后,把卖猪的五百元送了过去。村民郭存超:
(出录音)郭支书他那个家也有几个学生,他也不宽余,在他最无助的时候,给了你无私的帮助,最后虎全很快就把那学费给垫上了。(录音完)
郭孝义为群众做的好事很多很多,这精神已从东英村,传遍了三秦大地,化为广大干部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实际行动。
这两年,东英村的发展变化很大,道路实现了硬化,扩建了水站,铺设管道七千多米,解决了全村的人畜饮水,村上的果园也达到了灌溉条件,还建沼气池130多眼,基本上实现了全村用沼气。
群众说,是郭支书给我们铺好了致富路。现任东英村村支书郭福祥:
(出录音)如何把孝义精神发扬下去,为老百姓办更多的好事实事,是我们这届班子考虑最多的事情。目前干群关系,就没有村里不和谐的那种情况,现在都按科学发展观,让广大群众都富裕起来。(录音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