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凡诠释一心为民 用生命奏响和谐乐章--记者手记:探访英雄谭东生前的足迹
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唐月伟)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境内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区西岭雪山,因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而得名。巍巍群山,茫茫白雪,春看杜鹃,夏滑草,秋赏红叶,冬戏雪,这里优美的景色令无数中外游客向往。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为了保障这条到西岭雪山旅游线路的畅通和安全,有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人民的好交警,用年仅45岁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赞歌。
他,就是不久前殉职的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交警大队事故预防处理中队西岭执勤组组长谭东。

| 谭东同志遗像
|
谭东,男,汉族,生于1963年4月14日,四川省遂宁市人,1986年7月入党,大专文化,三级警督。1999年9月已是副营级的他从部队转业到成都市大邑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做了一名普通的交通警察。2004年7月轮岗到大邑县交警大队西岭执勤组,2009年1月5日23时45分牺牲在自己战斗了4年多的执勤点上。就在英雄殉职的7天前,他曾义无反顾跳进冰冷刺骨的渠水中救起一名群众后患上了重感冒,随着身体免疫力下降,加之长期劳累,不幸突发病毒性心肌炎与世长辞。
追忆,英雄生命中最后的七天 如果只是从谭东牺牲这件事的表面看,并没有像其他英雄那样走的惊天动地或者轰轰烈烈,但随着记者几天来在他生前战斗和生活过地方的实地走访,一个集无数平凡小事于一身的英雄,渐渐清晰起来。 西岭执勤组位于距县城五十公里外的大邑县花水湾,是整个中队居住条件最差,工作环境最为恶劣的执勤组之一,只有几间破旧透风的瓦房,包括谭东在内一共只有四名警力。由于长时间警力严重不足,所以他们只能分成两个组,一个组连上三天三夜后再由另一组接替循环。这样计算,每位民警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上班,相当于五百四十个工作日。从2004年7月到2009年1月5日谭东同志殉职,他把根扎在这里,一干就是四年多。打开谭东搭档民警杨杰的执勤日志,透过简短的文字和朴实的语言,我们依稀可以看到谭东同志生命中最后的七个日夜…

| 谭东常年工作的地方
|
2008年12月29日,清晨6时起床,跑操,开车巡逻西岭雪山前后山。晚21时至22时,谭哥跳入赵坪电站引水渠救出落水的成都西岭雪山旅游开发公司营销部经理祝林。 12月30日,清晨6时起床,跑操,开车巡逻西岭雪山前后山。由于救人,谭哥患上感冒,10时去西岭镇医院拿药,当天纠正交通违法行为5起。 12月31日,清晨6时起床,跑操,开车巡逻西岭雪山前后山。9时,谭哥交班下山。16时30分谭哥到交警大队学习2009年执行的新交通法规。 2009年1月1日,谭哥本应在家休息,但他又把新下发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简易程序)送上执勤点,并将规定精神,传达给另一组执勤交警陈治江、杨霄。 1月2日,谭哥在家休息一天。 1月3日,清晨6时起床,跑操,开车巡逻西岭雪山前后山主要干道。9时回西岭镇执勤点值班,当天纠正交通违法行为4起。 2009年1月4日,清晨6时起床,跑操,开车巡逻西岭雪山前后山主要干道。9时许谭哥去西岭镇医院再次看病,当天纠正交通违法行为6起。 看似平凡而普通的七天,但追寻英雄曾经的足迹,还得从这七天中的第一天也是导致英雄牺牲的最为重要的一天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