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川南小城高县,谈起纪委的田裕中,不知道的人不多。简单给他画像——瘦高个子、戴付眼镜,头发不多,走起路来精神十足、健步如飞的中年人。当地的人们喜欢亲切地叫他——田老师。
田老师现在是四川高县纪委监察局纪检室副主任。他是半路从教师转行过来的,虽然37岁才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但他秉承了人民教师所特有的认真劲儿,不仅迅速掌握了纪检监察办案业务,还成为了单位上的“活字典”,同事们在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都爱找田老师咨询请教。
中年转行 速成内行
田老师已年满50,可他身边的人都说,田老师虽然人满50,但有着一颗20岁的年轻人的心,在工作中永远充满着不竭的活力。
1996年,田老师告别16年的教书生涯,从教书育人转到纪检这个陌生的部门从事查案办案工作,角色的转换,需要有刻苦钻研的韧性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田老师认识到,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没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没有对法律法规的熟练掌握,就无法胜任本职工作。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从学习党政纪条规入手,从向经验丰富的同志学习入手,从纪检监察的办案程序、方法、手段和相关法律、法规入手,十余年来,田老师所记的读书笔记多达120万字。在学习与实践中,他对办案的技能和对相关业务知识的掌握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逐步成为了单位的业务骨干。十余年来,他先后主办案件88件,参办案件139件,协办案件66件。十余年来,他总是站在反腐战场的第一线,以他的忠诚捍卫着党的纪检监察事业的威信与尊严,同时得到了社会、领导和同行的尊重与肯定。
坚持原则 敢于碰硬
有人说,“田纪检”的眼睛太锐利了。是的,一次招生考试,在他监考的那间教室,硬是让那些想作弊的人没有任何机会下手;在另一次考试中,他则坚决地将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携带的资料予以没收。当问到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很平淡地讲,我是纪委的人,出来执行任务是代表单位执纪执法,纪委监察的威信需要靠具体的人去维护。而在案件查处过程中,他更是一如既往地保持了坚持原则的工作作风。十年余来,他先后主办和参办案件涉及副科级以上要案60余件,面对涉嫌违纪的领导干部,以及迁涉的纷繁的社会关系,他坚持自己的做事原则,让违纪人员受到党纪政纪的制裁。他主办的一副镇长非法拘禁他人案,在该镇支部会上有人提出异议,他在会上力排众议,用铁的事实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逐条逐项说服了在场的与会人员和副镇长本人,使其自愿接受党纪处分。2004年6月,一名国有企业中层党员干部涉嫌违纪,他在旅馆找这名干部调查取证,考虑到当事人腰部有病,他让当事人在床上靠着,而自己坐在硬板凳上边问边记。以人为本的他,用实际行动感动了被调查人,使之最终交代了事件真相……。他对工作不分分内分外,总是千方百计寻求案件突破点,调查时总是主动地走在最前面,对案件的攻破发挥积极的作用。案件的及时查处维护了老百姓的自身利益,广大群众都亲切称呼他为“田公正”!
情系群众 刚直不阿
群众利益无小事,而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就是村级干部是否真心为民办实事。因此,对农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反映村干部的违纪问题,他总是深入农村,走乡串户,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有一次,为了调查群众反映一村支部书记的违纪问题,他带着调查组同志在该村冒着酷暑马不停蹄地走村串户收集证据,好几次都到下午五点左右才吃上中午饭,最终,查清了该村支部书记贪污公款1.18万元的问题,村支部书记受到留党察看处分。吉兴村是有名的上访村,其积怨在对村支部书记意见上,他与同事进村对该村支部书记进行调查处理后,几年来该村群众上访量明显下降。另一个村两委成员贪污社会抚养费1万多元,经过一天一夜的连续作战,该村支部书记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相关人员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理。上述案件的查处,使群众深切感到纪检监察干部是为他们办实事的,是保护群众根本利益的。在田老师看来,他所从事的职业,就是对客观事实负责,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在他办理案件中,他的确也是这样努力践行。在工作中他总是任劳任怨,甚至通宵达旦,有时为了取一个有效证据,不论路途有多遥远,翻山越岭也要去落实取证,许多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么多年,经他所办的案件都办成了铁案。
勇于开拓 清正廉洁
在案件查处中,他善于提出个人的看法和见解供办案参考,在工作实践中,他善于总结办案的经验与教训,摸索办案的规律和方法,并将自己查案中的体会与新同志交流。他在工作中,严于律己,有困难的地方他总是走在最前头,当单位领导和乡镇领导考虑到来回不方便,要用小车接送时,他总是坚持坐公共汽车,减少别人的麻烦。对被调查人请吃或送东西更是严辞拒绝。有一次查处一件受贿大案,违纪人员之妻托人送东西到他家,他硬是叫别人马上拿走,这样的事不一而足。2001年7月,当时他女儿在南溪县读高三,7月7日是高考的日子,女儿是多么希望父亲能够在身边陪自己度过这一关键时刻,而他却在办案第一线,强烈的事业心驱使他一直坚守者工作岗位。那年他的女儿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但他毫无怨言,总是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新的战斗当中。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是很难像他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
风华依旧 父爱如山
14年,可谓弹指一挥间。田老师十四年如一日地忘我工作,履痕处处,脚印始终坚实有力,清晰如初。
工作的辛劳终于换来丰硕的回报:田老师在1998年、1999年、2000年、2002年、2009年被宜宾市纪委监察局评为查处案件工作优秀个人,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同时,他心爱的女儿也带给他一连串的惊喜: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又远赴美国纽约宾厄姆顿大学攻读硕士,之后,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一系列世界一流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她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女儿三番五次邀请父亲到美国观光旅游,总是将工作放在第一位的田老师却一直没有动身,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扑在党的纪检监察事业上,使命如山,一路前行。只有在夜深人静的夜晚,他才停留在电脑旁,通过互联网与大洋彼岸的女儿视频欢聚,沟通交流。凭借长虹电波,倾诉父女之间的缕缕情怀。
这就是田老师,一位纪检监察干部,在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轨迹上,用强烈的责任心和无悔的追求,工工整整地谱写着忠诚而又瑰丽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