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桌上一摞摞文稿、电脑上正在编辑的文档,几盆绿色盆栽,浓浓的书卷气弥漫开来……这就是门亚娟办公的地方。
孜孜不倦地学习、周密审慎地思考、夙兴夜寐地加班,认真起草文稿……这就是门亚娟工作的状态。
她是个外表文弱的女子,如何能够甘于平凡,在枯燥的文字中锻造出激情?我们带着疑问走近她——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纪检监察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省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陕西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省纪委办公厅综合处副处长门亚娟。
从2000年跨进省委大门那天起,门亚娟就保持着淡泊宁静的心态,甘坐冷板凳,勤奋耕耘,出色完成了300多万字的文稿起草工作。她常对新来的同志说:“我们干的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容不得半点差错。”对每一份文稿,她都认真起草、反复揣摩,力求符合纪检监察工作实际,力求准确体现领导的新思路、新观点和新措施。
主抓全省纪检监察信息工作以来,她经常和同志们一起研究加强和改进信息工作的措施与办法,学习运用外省信息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入各地各部门挖掘工作信息,较好地发挥了服务领导决策、指导推动工作的作用。
2011年全省纪检监察信息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排名上升到第7位。特别是实行信息员跟班学习制度以来,她亲自手把手、面对面教授学员14名。来自基层的跟班学员张世斌说:“门处长像一位严格的老师,也像一位让人尊敬的大姐,更像我们知心的朋友,她把自己所学无私地教给我们,这三个月的进步连我自己都无法相信!”
工作中的门亚娟始终把责任放在第一位。在丈夫工作忙,女儿年幼、无人照料的情况下,在家突然接到单位电话要求加班,女儿扑在怀里哭着闹着不让她离开,她只好带着女儿加班。她与女儿“约法三章”:不许看电视、不许跟妈妈说话、不许来回走动。有一次,女儿在梦中怯生生地说:“妈妈,我没有干扰你写材料吧?”她扭头望着女儿熟睡的可爱脸庞,擦擦欲滴的眼泪,继续投入工作。
生活中的门亚娟是个十分有爱心的人。2004年,老家的村民张志刚来西安做手术交不起住院费,她二话没说,立即从家里取了2000元,带着补品到医院看望张志刚。两年后,张志刚的妻子又突发脑溢血,急需抢救,在筹措无门的情况下,又想到善良的门亚娟,因为之前那笔钱还没有还,这次他哭着先道歉,又张口借了4000元。门亚娟说:“救人要紧,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你。”后来她帮张志刚的女儿在西安联系了工作,每月有了稳定收入,解决了全家的燃眉之急。
13年,5000个日子,门亚娟这位同事心中文弱的女“秀才”,在无休无止的文字工作中展现了她诚实守信的为人、纯朴善良的心灵、奋力前行的动力和激情。(陕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