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德志(右二)严肃查办涉农大案,老关镇党委政府送来锦旗。
那个打得一手好球、写得一笔好字,那个总是第一个到岗、带一堆欢乐回家的你啊,活力四射的生命,却在6月17日,被无情地启动了倒数计时。
那天早上6点20分,暴雨开始侵扰人间。为节约时间,你没在家里吃早饭。妻子沏好绿茶,让你带着出差路上喝。这一走,竟是无法回头的远行:高速公路上那场残酷的交通事故,你没能避开,就这样永远消逝在生命旅程的尽头,永远留在了办案途中。
不断追逐法律梦想
同事们梳理了你主办的案件,抱来你写的材料,一个个排队等着,等着告诉记者你的故事。我们一起说着你的名字,一起带着泪花笑,一起怀想你的模样。
原来,只要一点一滴拓印关于你的回忆,就可以不让你离开。
于是,我们一起回到1994年夏天。当时身为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中学语文教师的赵德志,怀揣着法律梦想,成为湘东区检察院的一名检察人员。《检察实用法律文书概论》、《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汇编》、《职务犯罪侦查逻辑》……你买的这些书,你条理清晰的讯问笔录,还有你成功办理的那些案件,都见证着你从语文教师到办案能手,不断追逐法律梦想的执着付出。
1997年10月,你审查起诉了袁某故意伤害案。被害人是副镇长,犯罪嫌疑人是村民,两人因发生口角而打斗。你认真比照人体轻伤鉴定标准,发现被害人头皮创伤的长度,距离轻伤构成标准还差2cm。
2cm的差距,在那些希望检察机关起诉袁某的人看来,是那么微不足道。但你认为,严格依法办事来不得半点折扣,执法者心中法律天平一丝一毫的偏移,都会造成一个人一生一世的遗憾。你顶住了压力,坚持让案件回归了法律的本原。院里采纳了你的处理意见,将案件退回。当天公安机关就作了撤案处理,袁某当即被释放。
同事们都夸你细心负责。你知道,对每起案件负责,就能越来越贴近匡扶正义的法律梦想。1998年12月,你担任了湘东区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在这个为社会、为群众激浊扬清的舞台上,继续不改弦不更张地追逐着内心不褪色的梦想。
2009年,院里接到一封关于村干部贪污的举报信,信里寥寥数语,举报金额也不大,但在农村长大的你明白村民心里头的那片焦急和期盼。你调来村里5年来的上千张财务票据,每张都细细查看,一连查了7天。最后你从一张30多个村民签名的补助款领取单上,发现有两个签名在运笔方式上高度相似。你和同事连夜找来这两位村民核实,他们证实了你的想法。
在书证和证人证言面前,村支书兰某到案不久就承认了他伪造村民签名、单独贪污3万余元的事实,还主动供述自己和他人共同贪污国家乡村公路专项补助款1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两天后,村委会主任、副主任等4名同案犯一起投案自首。这起涉农大案,你们从立案到提起公诉仅用一个月的时间。
案件办结后,发案村所在的老关镇党委、政府送来了“一心为民匡扶正义,破解难题服务基层”的锦旗。镜头下,你制服笔挺,笑容腼腆而骄傲。
持续保有工作激情
同事们说你工作富有激情,不止一次用“拼命”这个词来形容你:拼命把工作赶在前头、拼命加班办案、拼命出差调查。其实,你的工作激情是梦想燃烧出的璀璨火焰,你把法律梦想当成燃料,才能在工作中持续点燃激情。
你风雨兼程地赶路、日复一日地办案。而一旦踏上征程,你就像一支开弓不回头的利箭。为了直击腐败者的靶心,你必须默默饮尽无法陪伴家人的那份孤独。即使在阖家团圆的佳节里,你工作的脚步仍然没有停歇。
其实你只是精神上而不是体能上超越别人,你也会说累,也会说苦,但是上了案子、来了任务,你又是二话不说地把工作完成好,直到燃尽生命火花。
2008年初的那场特大冰冻雨雪灾害,让很多人心有余悸。腊月廿八,院里决定对一名被关押在鹰潭的行贿犯罪嫌疑人变更为取保候审。萍乡和鹰潭,一个赣西、一个赣东,快过年了,路面又到处结冰,这样艰难危险的工作任务能交给谁?院领导试着和你商量,你一口就答应下来。
妻子女儿都劝你过完年再去,你说:“犯罪嫌疑人也有家人,也盼着回家过年,这个事不办完,犯罪嫌疑人就没法和家人团聚。”
腊月廿九,你完成了工作任务,带着一身的冰雪回家。返程时桥面结冰,就在你前面发生的十几辆车连环相撞的惊险,你只是云淡风轻地一语略过。
2009年端午节,你在江苏南京取证;2010年中秋节,你在浙江宁波查找证人;2011年女儿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刑诉法研究生的两个月暑期里,也只和你这个行色匆匆的爸爸打过两次照面。
还有一天凌晨两点,你从院里加班回来,因为高度近视被台阶绊倒,摔断了左边锁骨。第二天,你没告诉任何人,独自去医院做了手术。妻子、女儿、同事将你好一顿埋怨,你却忍着疼安慰大家:“这回我终于有时间休息了。”要拆除体内钢板时,你又是一个人悄悄去了医院。
始终守望内心信仰
都说确立信仰不易,有了信仰,在实践中使之生根开花更为不易。而你在18年的检察生涯中,始终以一种姿势执着守望职业信仰,内心保有对法律的尊崇和敬畏,忠诚践行为民执法的工作信条,从未偏离加入检察队伍的初衷。
做一个好人,尽一份职责,奉献一片爱,信仰令你内心保持飞翔的姿态,双脚仍牢牢扎根粗粝的土壤。在不良情绪蔓延、追逐财富名利的年代,有信仰的赵德志活得坦荡而纯粹。
为了这份职业信仰,你把生活的欲望降到最低:转了十几年的洗衣机、坐了十几年的沙发、摆了十几年的电视柜,在你朴素的家里,旧家具旧家电随处可见。床脚坏了,你舍不得换新床,拿了一个烟灰缸将就着撑了好几年。
你知道凭着有限的工资收入,没法给妻女提供优渥的生活条件,就选择用另一种方式,来弥补心中的愧疚:你不抽烟不搓麻,只要在家,就包下所有家务事,心甘情愿地当起“家庭煮夫”。你嗜辣,就在锅碗瓢盆江湖中尽情演绎快意恩仇的豪情。剁椒芋头、萍乡小炒肉、红烧鱼,你做的菜又鲜又香,一饭一蔬都倾注着你对家人的爱。你的厨艺让同事们大快朵颐,妻子毫无悬念地被推举为全院最幸福的检察官家属。
饭后,你陪妻子去鹅湖公园散步、去学生家里家访,过马路时牢牢牵着她的手。你陪女儿复习功课、聊心事,你总是和女儿开玩笑说,女儿读个大学,让你少了一辆车,读个研究生,又让你少了一辆车。女儿还想读博?不管了,女儿结婚之前,一定要送你两辆车才行。
你醉心书法,那本1991年用2.8元买来的楷书行书大字帖,封面封底都脱线了,你就用黄胶带一层层缠住。“知足常乐”、“三思而后行”、“法不容情”,你笔酣墨饱地写了一张又一张。还有“竹——未出土时就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你一遍遍临摹。
“‘赵德志’三个字,我经常在院会议室的座位席上看到,在荣誉榜上看到,在漂亮的讯问笔录上看到。我无法接受的是,现在居然是在灵堂上看到、在墓碑上看到……”和你同年进院、负责反贪案件质量督察的肖艳兰面对记者,一开口便是泪眼婆娑。
生命只有一次,你把有限的人生,标注为高质量的生命旅程。责任重千斤,你留在世间的精神轨迹弥足珍贵,激发出的力量无法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