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许庄镇周家村村民张德成手拿着“财政惠民补贴卡”,乐呵呵地说:“惠农补贴是咱农民的‘纯收入’,都放到一张卡上,觉得不少呢!而且还能小额贷款,方便多了……”2012年以来,大荔县财政局不仅把国家的惠民补贴安全及时地发放到群众手中,而且想法设法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使群众得到了更大的实惠。这一切都与财政局一折通管理办公室主任赵西鹏同志的默默奉献和辛勤付出密不可分。
方便简捷为群众
大荔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75万人中农业人口就占63万,近年,随着中央扶持农业的政策倾斜,惠民补贴力度愈来愈大,2013年大荔县发放财政惠民补贴4.5亿元,2014年发放5.06亿元,全部通过“财政惠民补贴卡”及时发放到群众手中。
财政惠民补贴资金涉及移民补贴、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助等项目,类目多、金额散,在以往的发放过程中,不同的补贴项目涉及不同的金融机构,往往一户多折,给群众和发放部门都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经常有群众从十里八乡找上门来咨询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为啥邻村的补贴都发了,我们还没发?”、“前几天发的这钱是哪种补助?”、“我有一本折子找不到了怎么办?”……面对风尘仆仆的群众,赵西鹏总是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政策、回答问题,有时候同样的问题一天要回答6、7遍。
看着乡党们焦急的眼神,赵西鹏总是想怎样才能彻底改变国家惠民补贴资金的发放方式。
2011年6月,赵西鹏担任大荔县一折通管理办公室主任。他开始多方调研、查阅资料,咨询专业人士、征求群众意见、协调信用社工作……那些不眠不休的日夜里,陪伴他的,是通宵灯火,是清风明月。
经过多方努力,2012年4月12日,全市首家惠农资金管理支付中心便在大荔县成立。赵西鹏几个月的耕耘终于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一张信用社惠农一本通存折,23项惠农补贴资金,废除层层手续,直接从县财政局“一键式”安全及时发到群众手中。
2013年全市“一卡通”改革,赵西鹏和同事们,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制发“财政惠民补贴卡”22万余张,把高龄老人补贴、低保、五保等52项补贴资金全部纳入“一卡通”发放,在第一时间让群众享受到了“一卡通”带来的方便。
为了让惠民补贴发放工作更加便利,让群众能享受到“足不出村就能用卡”的“福利”,赵西鹏又前前后后20多次到信用社等各类金融机构协调沟通。2013年,大荔信用联社在全县42个营业点设立专柜,配备专人负责群众惠民补贴业务咨询和领取工作;安装332台POS存取款机,方便群众办理业务。
针对群众对补贴发放时间及项目不能及时掌握等情况,赵西鹏有针对性地对工作进行了改进,每次发放补贴时,通过给村干部群发短信、在大荔县政府网和财政网进行公告、在财政惠民补贴资金支付中心、各基层财政所和信用社门口张贴公告等形式予以通知,提高发放知晓率。
小额贷款增丰收
因为快捷方便、便于监管,“一卡通”很快被绝大多数群众接受,有的群众提出能不能用此卡担保贷款,解决农资周转困难问题。面对群众在发展生产中亟待解决的贷款难、担保难问题,赵西鹏又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奔波。他多次出入大荔县信用联社进行沟通、协商。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大荔县信用联社开展实施了“惠民一卡通担保贷款”业务,凡持有惠民“一卡通”的农户本人,均可在当地信用社网点申请办理贷款,担保方式采用自然人担保和惠民“一卡通”担保相结合,农户可在5个工作日内拿到5万元以内的小额贷款,并实行财政贴息,有效破解了百姓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
同时,又以农户小额贷款为抓手,积极支持产业大户。为大荔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冬枣种植户发放贷款130笔共590万元。2014年大荔县惠民“一卡通”担保贷款已实现城乡全覆盖,发放惠民“一卡通”担保贷款2997笔10032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城乡居民小额贷款“担保难”问题,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扶持。
廉洁自律树形象
赵西鹏常说,作为一名党的干部要管好自己的“五官”。管好嘴,不大吃大喝,不说大话空话;管好手,不收、不卡、不要;管好腿,不跑官要官,不走歪门邪道;管好眼睛,不攀不比,不随波逐流;管好耳朵,不信谣言,不受说情风干扰。他牢记党的宗旨,遵守党纪国法,坚守道德底线,清政廉洁,一身正气,为青年干部树立了榜样,连年被县财政局评为“财政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他撰写的《陕西省大荔县健全四项机制提升惠农资金管理绩效》一文,荣获“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优秀理论成果特等奖,他所负责的大荔县惠农资金管理支付中心被渭南市财政局评为2012年度惠农补贴资金发放方式改革先进单位,本人更是被省纪委命名表彰为2013年全省“基层干部勤廉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