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官,任在肩,权为民,民为主;倡廉风,令则行,功与过,世人评……”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南庄村老年文艺宣传队把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容以“三字经”的形式融入花灯戏中,走村串寨为群众表演。全村党员干部按照“抓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党员谋发展能力;抓党风廉政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的理念,带领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股股廉政勤政清风扑面而来,唱响了村级廉政文化的主旋律。
沙子镇南庄村位于326国道线上,离县城仅8公里,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出产绝无仅有的“空心李”而声名远扬,有着“中国空心李之乡”的美称。同时,该村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全村7个村民组已经实现组组户户通水泥路,人均收入达到2500元。村内亭台轩榭,环境优美。群众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内有一支长期义务为群众演出的老年文艺宣传队,他们把党的方针政策以花灯、金钱杆等歌舞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既通俗易懂,又寓教于乐,同时还增强了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知度。
新思路带出新格局
近年来,南庄村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勤政廉政示范作用促进新型农村生活风尚的提升,结合村情,通过选举产生1名村纪检监督员,在各村民组成立党小组并各选举产生1名党小组监督员和群众监督员。积极打造“两知、两督、三网络”(群众知廉纪,干部知廉洁;党员监督干部,群众监督党员;支部中有纪检委员,党小组中有纪检员,群众中有监督员)的廉政建设体系,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加强村里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监督,促进村务公开。
以前,部分村民对村支部成立纪律检查小组不理解,认为是挂个牌子、做个样子,认为党务工作是个虚的东西。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开展,大家都改变了看法。五保户张家龙对此感触最深,前年,他第三季度的低保金迟迟未得,因腿脚不方便,到镇里又不无法去。村支部知道这件事情后,当天就帮助他弄清了原因,并且将他的低保金亲自送到他的家里。去年以前,南庄村进村进组路得到顺利竣工。工作开展之初,为了使每用一分钱都让群众明白,村支部特意买了一本明细帐本,把每天的工程用款都详细记录,同时复印成册挨家挨户发放,并聘请离退休干部兼任群众的信访信息员,行使对党小组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2008年,该村投入1.8万元在村里修建“倡廉亭”定期向群众进行村务、政务和点题公开,在宣传橱窗上定期展示廉政宣传教育资料,接受群众的监督,加大工作的透明度,使群众满意。
新格局激发新活力
该村通过抓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干部素质,党性观念、勤政廉政和务实谋发展的能力普遍提升,全体党员干部树立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务实谋发展,创建和谐新南庄”的观念,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班子的执政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近年来,村党支部在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查找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广大群众提出的扩大空心李种植面积和解决场镇人畜饮水的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多方协调,与镇苗圃基地落实了5000亩的育苗场。组织动员该村10余个个体老板出资承包引水工程建设,切实解决了全村的人畜饮水问题。
通过开展“两知、两督、三网络”活动,让群众从认知到参与廉政建设这一重大转变,让群众对自己的切身利益有了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现了村事村管的长效机制,有效地防止了群众上访,维护了社会稳定。近年来,全村没有一起村组干部违纪违规的事情发生,没有一起群众上访案件发生。
新活力催生新气象
通过抓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干部队伍纯洁了,班子有活力了,群众有主心骨了,干事办事的干劲足了。如今的南庄,已经成了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开阔的平坝上,乱石嵯峨,李树成林,房舍错落,林竹掩隐。春天李花盛开,繁花似锦;夏天李果飘香,浓郁袭人;秋天溪流如织,青苔窈窕;冬天李树傲立,令人浮想。一年四季,南庄都显示出新农家新气象。村内修建一座长11米宽1.5米的川天便民桥,把7个村民组连接起来;硬化了7100米的进村进户路,家家户户雨天串门不湿鞋;修建了一座空心李观光亭,李花胜景一览无余;建沼气池120多口,村民煮饭不烧柴;改造屋脊70余栋,别致农家脱颖而出。
目前,全村已经实现了“五通三改两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村有空心李2000多亩,年产鲜果210多吨,产值200多万元。该村在抓好现有空心李的基础上,又启动了空心李科技示范园、空心李高产示范园和空心李观光园建设。建立蔬菜基地100亩,建立生猪养殖小区,实行“猪——沼——果”生态发展模式。村内有多个采矿厂、油脂加工厂、富硒茶厂等个体企业。(刘道学 沙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