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人宏 特约记者 邰纪轩)如果你要创业,只要上网打开“中国泰州”政府门户网站,点击“泰州市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就可以进入泰州市网上政务大厅,了解办事手续、流程和材料,并在网上实时查询办理进程。如果超过时限尚未办结,不仅工作人员会收到预警信息,其上一级领导和市纪检监察部门也会知道这一情况,该单位及办事人员的绩效评估就会被扣分。
昨天下午,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厅长谢秀兰,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陈国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峰共同启动水晶球,宣布泰州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正式启动。至此,市级机关44个部门(单位)共4115项行政权力全部实行网上办理。
据悉,我市是全省首家实现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的地级市。
所谓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就是在依法对行政权力进行清理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固化为计算机程序,实现全程电子化网上运行,并进行实时网上监督。
去年6月起,我市开始强力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并在市环保局、规划局开展试点。今年1月底,两家试点单位的所有行政权力在网上试运行。市公开办随后多次召开培训会,推广试点单位做法,并对工作方法、操作程序和审核标准进行进一步规范。
在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市公开办对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11类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清理过程中,我市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职权一律取消,对涉及多个部门的职权重新加以明晰,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但不经常使用的,暂不纳入此次网上运行的范畴。经审核确认,市级机关44个部门(单位)共核定保留行政权力4115项。
随后,市公开办又对这4115项行政权力进一步优化路径,逐项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标准,绘制成权力运行流程图,统一固化上网,接入网上政务大厅。
按照“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的要求,受理和反馈将统一在泰州政府门户网站进行。所有工作人员都在网上审阅材料、填写意见、制作文书、作出决定,每个环节的操作时间和内容均由计算机进行记录,既能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又做到全程留痕、可查可控、便于监督。
据介绍,实行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后,44个部门的电脑系统均接入了纪委的监控平台。在市公开办的监控电脑上,可以随时查看各联网单位任一办事项目、任一程序的办理情况。如果某个程序工作人员办结时限要到了,系统会发出黄色预警,工作人员、其上一级领导、公开办的电脑上都会收到这一信息,便于主动查问。如果到了办结时限,系统会发出红色预警,这样,该单位及办事人员的绩效评估就会被扣分。
“现行的行政权力运行模式,在过去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一些地方的少数部门存在行政权力低效、暗箱操作、以权谋私等问题,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泰州实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将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融为一体,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监察相统一,发挥了超前防范、动态监管和硬性约束的作用,可以有效推进机关作风的转变,有利于行政机关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谢秀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