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某原任银行保卫科工作,其人特点好色,凡同他在一起的女同志及与银行有往来的女人,皆受到性骚扰。当时的领导考虑到其工作尚称职,将其异地任职,但屡易屡犯,领导没有办法,只得和公安部门协商,将其派到劳改农场去执勤,那里没有女性,也没有邻居,领导深以为得计。不想此人在短短数月内,就以给犯人减刑为诱饵,将前来探监的犯人家属骗奸。减刑肯定是水中捞月,犯人家属一气之下,将扈某告上法庭,最终扈某领刑两年,开除公职,遣送原籍。
另一则是李某在某单位任出纳员,贪污公款数百元,被清查发现后,撤去其出纳员职务,领导看其听话勤快,遂叫其在单位干炊事员,时隔五六年,该单位领导调走,新领导上任,李某百般献媚,讨得新领导欢心,随即将李某官复原职,李某任出纳员半年时间,即监守自盗,假造失盗现场,将几十万元人民币另藏他处,后报请公安机关侦破,才真相大白,李某领刑十年,欠款虽追回大部,但这个单位一直难以发展,很快倒闭。
从这两则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但凡一个人有什么毛病,要改掉是很难的。而其原因是当犯错误没有得到相应的惩处,未能触动其心灵深处,他在沉重的教训面前并未醒悟,他反以为是自己运气不好或有人和自己过不去。这个毛病像为彻底消毒的病菌一样,一遇到合适的环境条件,马上就滋生蔓延,危害自己,危害社会。
假如扈某重犯其错时,即将其开除公职,遣送原籍,他每日同妻子了享天伦,即就是有越轨行为,其妻子必然及时纠正制止,既免除了再犯之虑,又不会影响国家公务员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我们见过木工盖房子选木料吧!木工先把长度、园径合适的木材点齐,一个个过目,然后又一个个高高扶起在平整光硬的地面上,向下猛然一摔,专听这个木材撞地的声音。有些房东不理解的说:“这样可能把木材摔坏。”木工只是轻轻一笑说:“你盖得房子是相助几辈子,还是想盖好就马上拆除;是想住到里面高枕无忧,还是想住到里面提心吊胆,旦夕遭灾。”房房东始悟,凡有暗伤或眼力不易发现断纹的木材,在这“咣当”一声中尽知分晓。
其实考查选用干部和这选木材一样。我们检查干部是否胜任,要对其个人历史有一个客观的审视,是否曾犯过某些错误,是否有些什么毛病、怪癖、嗜好,这些特性会给我们的工作和事业带来什么影响。千万不要认为此人是知己、是属或某一方面特长。有特长固然好,人尽其用,但绝不能成为运用心术不正之人的借口。也不能看被考查者如何信誓旦旦、花言巧语,河南省漯河市连续三任交通局长千般巧言、宣誓奉公,上任后却携款逃出国外,使国家和人民蒙受巨大损失,让我们缴纳了昂贵的学费。
毛泽东在延安时就说过:“我们要注重考查干部,不但要看一时一事,还要看到他的全部历史过程,这样才是负责人的态度。”今天重温这段话,感到分外亲切和合时。
对犯有错误的干部,要认真分析其当初犯错误的历史背景,本人的动机,引起的后果及时错误的认识,改正以后的具体表现,知情者对其客观的评价,确是较复杂的事情。但从对干部负责的原则出发,这些事情又是必须做的,应当努力做好。
对犯有错误并未深刻认识,或经考查确有重犯迹象的人,绝不姑息迁就,应从速从重处理,以免节外生枝。
我们肩负着对干部负责和对事业负责的双重责任,任何一方也不能忽视。干部是事业的核心和支柱,能不能细细挑选、轰然一摔,这就要看考查者原则性强不强,不要因为自己得到一点小利或照顾他人脸面,将病材姑且使用,让我们事业的大厦忽倾,让人民旦夕遭灾。
我们的事业正处在一个交替转接、继往开来的时期,需要造就和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但我们只要牢记领袖教诲,只要明白“公生明,廉生威”这个千年古训,我们就一定会把考查干部这个事情做得更好,给我们干部队伍增添生力军,给革命事业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