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有人大喊救命,便急忙停车跳进湖中,救起了落水者,车内的皮包却被人偷走了。包内可是有给女儿婚礼购物的现金呐,辽宁辽阳的仲先生为此感到委屈和窝囊。
做好人流了汗却又要流泪,不只是仲先生,就是我们自己设身处地想一想,心里也堵得慌。然而,现实中,做好人流汗又流泪的事,并不鲜见。偷是小偷的本性,尽管有“盗亦有道”的小偷,但不能指望在救人事件发生时小偷都会发善心。也有的被救者悄悄地走了,需要作证时沉默了,我们尽可以指责被救者,但这样的人也是真实的存在。还有的被救者,会反诬讹诈救人者,在我们困惑于双方均无证据自证时,许多好人却因此变得迷茫了。
无论是小偷,还是那些悄悄离开或沉默的被救者,抑或是讹诈者,他们的存在,在让好人流泪的同时,也刺痛着社会的良心,使做好人面临吃亏、甚至付出巨大代价的现实。谴责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并无多大益处,在事实上也很难使他们消失。我们所需要思考的,乃是在不得不与这些让好人流泪的人相处时,我们的社会应该做出怎样的积极反应,建树不让好人流汗又流泪的阻断机制。
这些天,有不少好人的故事让人们感到温馨,更有好人有好报的故事让人们感到欣慰。黑龙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浙江的“最美司机”吴斌,他们为救人付出了巨大的甚至生命的代价,而政府和社会也在力挺他们。见女童在阳台失足头卡防盗网命悬一线,黄衣男子现身托举直至女童获救,广州终于找到了这位“托举哥”周冲,为他送上5万元慰问金,并助其就业。好人不求回报,但政府和社会必须扬显好人必有好报的价值,必须为做好人免除后顾之忧。
每一个做好事流汗又流泪的故事,都是一个反面教材,冷酷地告诉人们这就是做好人的下场。而每一个做好事有回报、付出代价有人偿的故事,则都是一次对良心的护佑与激励。辽阳的仲先生表示,“虽然伤心,但今后有人落水我还要去救。”仲先生的义举已然令人钦佩,其气度更令人赞叹,但是,当地的见义勇为基金不能对此充耳不闻,有必要做出积极的响应。事实上,各地不让好人流汗又流泪的阻断机制是存在的,现在的问题是,这种机制似乎时断时续、此有彼无。有的地方,媒体关注了、领导重视了,机制就变得强有力。相反,则气若游丝,甚至干脆就没影了。
没有好人的社会、害怕做好人的社会,是不和谐的。好人流汗又流泪的同时,社会的良心也在流逝。我们的政府和社会,应当全天候地为好人撑腰、为好事买单。好人好事出现在哪里,政府和社会就应出现在哪里。惟其如此,我们才能筑牢社会良心的堤坝,使社会良心的蓄水池变得丰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