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曾经说过:“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要注重研究反腐倡廉教育的规律,使教育内容贴近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要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毫无疑问,这一论述是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搞好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反腐倡廉教育是建立科学惩防体系的前提,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腐败工作的第一关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强化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其可以端正党员干部思想、规范行为的治本功能,关系到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成效,对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有着重大意义。本文试就如何加强廉政建设,切实抓好反腐倡廉教育作一初浅的探索。
一、基层单位廉政建设教育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教育、制度、监督三者中,教育为主,预防在先。如何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湘潭县基层单位在教育环节还存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观念上的偏差。一些党员干部在公众场合都会讲廉政教育很重要,廉政教育可以把错误甚至是犯罪消灭在萌芽中,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但在私交场合却对廉政教育不以为然,认为是讲空话、做虚功、效果差。一些人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失去信心,对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在社会整体信用缺失,道德滑坡的大背景下,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不良信息成为腐败的催化剂,廉政教育既费力耗时耗财,而且没有刚性约束力,成效不明显。一些普通党员干部认为,廉政教育是领导干部的事,只要针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就可以了,自己无权无势,不具备腐败条件,也不需要接受反腐倡廉教育。还有人认为开展廉政教育是“领导生病、群众吃药”。
二是教育计划上的随意。一些部、办、委、局虽然也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党委(支部)的议事日程,但开展教育多表现为自发性,随意性,无意识性,想起来了说重要,工作忙起来了教育就次要了,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学习上表现为依赖性,被动性,随意性。有时甚至是为了应付检查,学习教育情况就由记录者随意编撰。教育缺少组织者,因此,对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了解不够,对教育内容的思想领悟不深,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教育计划性、系统性、针对性不强,整体教育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三是方式方法上的单一。表现为教育形式单一,工作方法简单,廉政教育多以开大会,读报纸,念文件为主要形式,存在着重业务轻教育,重内容轻效果,重部署轻检查,重理论轻实践,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传媒方式不断更新的今天,教育方法显得过于单调。主要原因一是把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对一般干部职工的教育混为一谈,层次混淆,重点不突出。二是基层缺乏素质较高的教育人才。教育内容肤浅,格调不高,可供基层选择的好的反腐倡廉教育的教材很少,而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富有震撼力、鲜活性的书面教材更少。从基层单位开展反腐倡廉的实际看,不少单位也没有注意到教材的鲜活性问题,通常是简单地从政策条文、纪律规定到对个人的要求,照本宣科,教育内容枯燥、乏味,缺少鲜活性和吸引力,难以引起受教育者的思想共鸣。
四是教育内容上的老套。表现在一些基层单位对反腐倡廉教育的要求比较低,认认真真做笔记,轰轰烈烈走过场,开展教育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至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完成反腐倡廉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目的,教育形式,教育实效如何,则很少关注;有的单位没有根据反腐倡廉教育的特点及受教育者的不同层面的不同需求,在针对性、趣味性、知识性等方面下功夫,而是简单的说教,填鸭式的灌输,使受教育者把学习当成是完成“政治任务”的负担,出现“人在课堂心在外”的情形;还有的缺少组织反腐倡廉教育活动的灵活性,不能把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为大家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中,教育的方式方法机械教条,缺乏创意,滞后于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发展和人们精神需求的日益增长的需要。
二、加强基层单位廉政教育的建议
坚持教育是基础,预防为先的方针从一定意义上说,建立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是反腐倡廉的重中之重,是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未来前瞻性的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观念。我们要从崇尚以人为本、坚守人生信仰及弘扬高尚人文精神、建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高度来坚定抓反腐倡廉教育的信心。
一是坚持正面教育,提高教育的参与度。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要提高思想认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参与的积极性,首先要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使教育真正取得实效。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正确理念。始终把促进干部健康成长作为宣传教育的落脚点,从源头预防出发,坚持早教育、早提醒,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正确看待惩处和保护,对不良行为,既要做坚决的斗争和惩处,更要做正面的疏导和防范,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保护观,努力使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干好事;坚持把关心人、帮助人、爱护人和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氛围熏陶人贯穿于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全过程。
二是坚持规划在先,提高教育的系统性。对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地位和特殊功能,要做好长远规划,并分步实施,真正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坚持廉政教育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实施、同考核,不厚此薄彼;要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任务要求和不同教育对象,围绕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明确组织者的责任,细化分解反腐倡廉教育的具体任务,把好关口,各负其责。要突出教育重点,以各级领导干部和权力较为集中的关键岗位人员为重点对象,加大教育力度,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办法,做到有规划、有部署、有检查,力求使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考核评价,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工作状况,以利于调动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坚持形式多样,提高教育的亲和力。要认真研究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把握腐败思想产生、发展和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内在规律,针对不同层面教育对象思想上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引导活动;紧紧围绕反腐倡廉教育,积极组织开展主题鲜明、为大家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亲和力。教育者要摒弃板着面孔训人的做法,才能使教育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同时,要注意切中时弊、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讲课、谈话要贴近听众,切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而是更多地将“读”、“听”、“说”、“做”结合起来,多搞平等式的座谈交流,通过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算好“七本账”:即自毁前程的政治账、倾家荡产的经济账、身败名裂的名誉账、妻离子散的家庭账、众叛亲离的亲情账、身陷牢笼的自由账、身心憔悴的健康账。让党员干部自己教育自己,珍惜政治生命、珍惜平凡生活、珍惜家庭亲情、珍惜荣誉名声,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奋斗历程,珍惜自己工作岗位,珍惜个人的家庭幸福,自觉经受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
四是坚持权力观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教育党员干部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权力是人民给予的,树立什么样的权力观,是体现领导干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标志之一,要认清权力的本质。权力来自人民所以必须服务于人民,权力意味着信任,也就意味着责任,本质上是责任要求、服务要求,是一种做好工作的压力。权力运行是双刃剑,用好了用对了有益于人民,用歪了损人害己。面对权力要如履薄冰,处理每件事都要思考这样做对不对。
五是坚持寓教于乐,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中心思想,是开展廉政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健康的廉政文化走进机关,走进社会,使腐败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彻底改变那种“廉官不香,贪官不臭”的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的发展势头,使廉政教育有声有色,有形式、有内容、有效果。因此,在开展廉政教育中要充分运用廉政文化的手段,围绕“注重监督,预防为先,以人为本,文化促廉”的思路,通过领导讲廉、环境育廉、案件警廉、典型范廉、读书思廉、家庭助廉、谈话促廉、述职述廉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唱响廉政文化的主旋律,不断创新载体,提升廉政宣传的社会影响力,使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得到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