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举报工作既是监督、教育、保护党员干部的有效措施,又是人民群众支持、参与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渠道,更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在新形势下如何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是当前基层信访工作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近几年来,由于各级领导对信访举报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吉林省临江市纪委的信访举报件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每到换届选举期间,信访件就会呈现出明显上升态势。2010年发生了多起赴省、进京越级访,集体访和重复访也比往年明显增多,给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这说明农村基层组织换届选举期间的信访问题非常严重,不容忽视。
1.反映村级经济管理的信访件占一定比例。村领导贪占、挪用村集体资金,制约了经济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从而引发上访。
2.涉法案件上访增多。个别经司法机关受理或正在处理的案件,因群众对法院、公安部门的判决、处理不服,或由于法院执行难等原因引起的涉法上访件逐年增多,主要体现在经济利益纠纷、权益维护等方面。
3.择机上访动向明显。个别上访人反映问题不切合实际,期望值太高,在责任单位调查处理没有达到上访者预期目的时,就开始不断无理缠访、闹访。特别是在中央召开重大会议、有重要政治活动等敏感时期,择机上访,想通过在敏感时期上访等行为,给政府施加压力,达到个人不切合实际的目的和要求。
4.信访举报件突增,特别是反映农村信访件明显增多。2010年1-8月份,农村换届选举期间,临江市纪委信访室共收到群众来信、来访及网上举报153件(次),去年同期为95件,是去年同期的161%,收到举报件之中有93件是反映农村干部的信访件,占总信访件的61%。
5.反映的问题比较集中。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干部私自出售集体林地,使集体资产流失问题有32件,占总数的21%;二是侵占群众利益问题29件,占总数的19%;三是收入不入账问题20件,占总数的13%;四是违反选举程序和贿选问题17件,占总数的11%;五是违反泥草房改造政策问题12件,占总数的8%;六是村务不公开问题9件,占总数的6%;七是反映其他问题34件,占总数的22%。
6.反映的问题比较多且间隔时间长。有的一封举报信反映十几个问题,情况复杂,线索不具体,有很多都是历史遗留问题,查办起来比较困难。有的问题在以前都调查过,一到换届选举期间群众就来纪委上访,并要求纪委对村干部追究责任。
1.部分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由于农村干部的工资、福利待遇越来越好,党员干部在换届选举中竞争日益激烈,互相拆台的现象比较多,往往串联群众以非正常上访的形式给纪委施加压力。村干部在工作期间,往往会得罪一些人,有的人心术不正,从个人多年的恩怨出发,往往一信多投或多个部门上访,认为纪委的领导来调查村干部,无论是否属实,村干部的名誉就会受损,就会对参加选举有影响。
2.为了维护个人合法权益。一些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侵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贪赃枉法,以权谋私,廉价购买村集体林地、固定资产、拆迁补偿标准低等,引起群众强烈不满,在换届选举期间便集体爆发出来,造成越级访和集体访。
3.基层对信访工作不够重视。部分基层党委领导在工作上存在办事拖拉的官僚作风,工作推诿,缺乏新思路、新办法,或对待信访群众的态度不端正,依法依纪办理信访的意识还不强,导致在接待上访群众中不认真履行职责,推托搪塞,敷衍塞责,使群众感到无望或无果。一些本来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拖的时间过长,小事就会拖大,进而激化干群矛盾,一旦群众对当地干部失去信任,就会导致越级访。
4.个别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个别农村基层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不透,一知半解,在贯彻时造成政策执行上的偏差,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还有的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沿用过去的老一套工作方法来解决现有的矛盾,说话不注意方式方法,用过激语言伤害群众,从而加剧矛盾。
5.群众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一是不相信基层,有问题不找基层政府和具体部门,认为只有找上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二是不管是什么问题,认为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就会使问题尽快得到解决。三是想走捷径, 既使是典型的涉法问题,也要到政府部门上访解决,认为走法律程序花钱、时间长。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层层责任制、推行考核机制。将各乡镇(街)、各部门信访工作纳入考核,坚持“三结合”,即信访工作与干部谈话诫勉相结合,信访工作与干部实绩考核相结合,信访工作与干部使用相结合。
2.坚持群众路线,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密切关注群众的思想动向,掌握第一手材料,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从而实现变群众上访反映问题为领导干部主动下基层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拓宽信息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及时获得预警性、超前性、深层次的上访信息;客观分析问题,制定工作预案,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三是变单纯解决信访问题为综合治理。解决信访问题最终还要依据“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解决。信访部门只是起到一个综合协调作用。只有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配合到位,才能真正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3.畅通信访渠道,依法依纪办案。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拓宽、畅通信访渠道,提倡和鼓励实名举报,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营造信访举报的良好环境;通过依纪依法查办案件保证信访举报件件有着落,形成依法有序的信访举报工作局面,切实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4.建立健全基层三级信访网络。即建立市、乡镇(街)、村(社区)三级信访网络,设立信访信息员,随时排查本地、本部门有越级访倾向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于解决不了的信访问题要及时向乡镇(街)和市纪委汇报,确保乡镇(街)和市纪委能够做到提前介入、超前预防,有效化解矛盾。
5.加强沟通和协调。换届选举期间信访举报反映的问题比较多且间隔时间长,单靠纪检监察机关很难解决。要充分发挥信访举报联动机制的作用,及时与组织部、民政局、信访局、公安局及乡镇(街)等部门沟通联系,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密切关注农村换届选举期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共同抓好农村换届选举期间的信访稳定工作。
6.将查办案件与信访稳定相结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介入,快查快办,做到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调查结束后,及时向上访人反馈调查处理结果。对上访人要求过高的情况要做好思想教育和劝解工作,以达到息诉罢访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