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履行纪检监察职能,充分发挥保驾护航作用,大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作为县级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的责任更大、面临的要求更高、承担的任务也更重。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强化监督检查职能,确保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行为,切实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确保政令畅通,把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以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效保障和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狠抓作风效能建设,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纪律作风保证。把狠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作风效能建设常抓不懈,彻底解决党员干部和机关作风效能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使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解放,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努力在全县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着力营造干部队伍勤政廉政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形成党风廉政建设大宣教的工作格局,坚持“三个结合”,即:把反腐倡廉教育与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相关规定相结合,与案件查办和以案说法、以案说纪相结合,与增强基层干部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相结合。突出“三个面向”,即:面向群众,借助于新农村建设示范长廊和广泛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宣传教育;面向党员,突出党纪条规等重点,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面向社会,突出行业和地方特色,借助新农村建设、党建示范点建设、乡镇文化站建设和村级党员活动室建设,精心打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寓教于乐的廉政文化示范点。
——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各项制度的执行力。紧紧围绕干部选拔任用、行政审批、工程项目建设、经营性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重点环节,在“治权”、“管钱”、“用人”等重点领域,不断探索总结,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认真实施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各项制度,坚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责任追究,进一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代收费及寄宿生生活补助发放。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纠正和查处滥检查、大处方、乱收费、收受回扣、索要和收受“红包”等问题,规范诊疗服务行为。继续推行医药器械集中招标投标采购,扩大采购范围,继续推行药品“零差价率”销售。加大对新农合资金、医保基金使用情况等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严格追究责任。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部门及窗口单位,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部门及行业中存在的不正之风。
——不断加大惩处力度,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干事创业环境。针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党员干部作风不实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查办失职渎职、以权谋私、顶风违纪和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等方面的违纪违法案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稳定的干事创业环境。进一步健全查办案件的协调机制,增强查办案件的整体合力,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作用,运用查处的典型案例,深入开展警示教育,达到教育和保护干部的目的。
——加强队伍自身建设,提高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按照“政治坚强、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目标,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引导全县各级纪检监察干部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表率意识。加强业务能力建设,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理论水平。加强作风建设,大兴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和调查研究之风,努力把纪检监察干部良好的作风体现在解决突出问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