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一鹏
进入三月,学雷锋日不期而至。大家纷纷走上街头,走进养老院,走进社会困难家庭,开展义务劳动……可是,当我们走完三月,“雷锋”就似乎又从我们身边消失了……
雷锋精神要有新内涵
雷锋是谁?我们为什么要向雷锋学习?在记者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进渭南城区街头巷尾采访时,记者内心也充满了各种疑问。如今,雷锋到底还会不会成为大家的学习对象?
在城区草市巷,市民程帆告诉记者:“记得小时候还经常把学雷锋挂在嘴边。现在社会压力大,工作忙,已经很多年没有记起‘学雷锋日’了。”市民方子华告诉记者,雷锋是一个逐渐被人遗忘的时代英雄,属于雷锋的年代已经逐渐远去。雷锋精神要发扬广大,必须要有新内涵。
不要让学雷锋成为形式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更多的只是一种形式。
“每年单位都会组织义务劳动,但是真正到了劳动现场大家也就是搬个凳子、买点瓜子聊天,时间到了就回去了。没做什么好事还给环卫工人添了不少麻烦。”在东风大街,市民张伟说。在北塘路做生意的张女士告诉记者,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学生来打扫街道,前些年还好些,这几年打扫过就跟没打扫一样。“感觉学雷锋现在就只是句口号,大家喊喊就完了,到底有没有起到实际作用也没人管。”
应该咋样学雷锋
从1963年至今,“学雷锋日”已经走过了45个年头,现在,第46个“学雷锋日”即将到来,可究竟什么是雷锋精神?我们又要向雷锋学些什么呢?
某中学老师刘女士认为,学雷锋不是做形式、走过场,要把学雷锋上升到公民道德教育的高度,雷锋精神也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的,我们要赋予其新的内涵。“不仅仅是助人为乐,那只是简单的模仿。通过做好事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把雷锋精神深深地刻进自己行为的方方面面,这才是对雷锋精神最好的诠释。”刘女士说。
公务员张欣对雷锋精神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雷锋精神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钉子精神”。“现在倡导和谐社会,我觉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爱岗敬业态度,刻苦学习和善于钻研的‘钉子’精神更是我们要发扬的。集中在三月做好事并不是雷锋精神的实质,那只是一种形式。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爱岗敬业,才是我们这个时代值得去倡导的‘雷锋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