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社会是个大舞台,那么在“将出相入”?的不同场次,我们每一个人都扮演着不同角色:在单位或是干部或是职员;在家庭或是人之父、人之母或人之子、人之夫、人之妻;在道路上或是行人或是驾驶员。
可在现实中,不少人就是找不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比如那位酒店里喊着自己“跟你们市长官一样大”?的某干部,那些因酒后驾车被查获却对警察盛气凌人的个别领导,他们之所以“演砸了戏”,就因为混淆了角色─以“官”代替所有的角色,以干部身份亮相所有的舞台。
干部找不准角色,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特权思想在作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是“书记”、“市长”、“局长”、“主任”,其职务赋予他一定的权力、权威,同时也相应承担一定的责任、义务。那些认为自己是“官”了,便“与众不同”,觉得高人一等,这不仅便拉大了与民的心理距离,更丧失了共产党人来自人民群众的本色。
干部要学会做普通人,从根本上就是要清除封建的“官”特权思想。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党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廉洁从政,切实从事好干部这一角色。这样你的从政过程中才会闪现人性的光泽和智慧;在家庭中,做个负责任的人之子、人之父、人之夫、人之妻,以尽孝、尽哺养、尽忠诚之责,这样才能尽享浓浓亲情;开车在路,做个遵守交通法规的司机,这也是对他人对自己负责。退一步讲,就是犯了“酒后驾车”错,也要以驾驶员的“角色”面对,那企图依“官”压人的酒态实际上扮演的一个“小丑”的角色,不仅羞辱了自己,也给干部形象抹了黑。
干部要学会做普通人,就要强化自己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学会遵守公共规范。干部,只有处处做遵纪守法的表率,社会公德的表率,才能在整体上赢得社会的尊重。须知,特权意味着霸道、可耻与虚伪;普通体现着人的本色,蕴含着平实与高尚。真正的身份不是来自外表的绚丽,而是来自社会责任的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