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
1月10日 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在冀西阜平成立。这是全国抗日战争中共产党在敌后领导建立的第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至1940年底,晋察冀根据地发展为华北最大的抗日根据地。
1月 八路军香港办事处成立,对外称“粤华公司”,广泛联系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和国际力量开展抗日斗争。
2月—12月 新四军开进皖中、皖南、苏南、豫东等地,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3月15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至1938年底,全国党员人数从全国抗战开始时的4万多发展到50余万。
4月 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3万余日军的九路围攻,歼敌4000余人,收复18座县城。
5月下旬—6月上旬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阐明持久抗战的战略总方针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以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成为指导抗战的军事理论纲领。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会址——延安桥儿沟天主堂
9月29日—11月6日 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确定党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基本方针和任务,重申必须独立自主地领导人民进行抗战。会议基本上纠正王明的右倾错误,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10月 广州、武汉相继沦陷,全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阶段。在战略防御阶段,八路军、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1600余次,毙伤俘敌5.4万余人,八路军发展到15.6万余人,新四军发展到2.5万人,抗日根据地(包括游击区)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
广州沦陷前后,周恩来通过潘汉年等把上海、南京等沦陷区的文化界人士和民主人士包括宋庆龄、何香凝、郭沫若、茅盾、柳亚子、蔡元培等先后转移到广州、香港。其中部分留在香港,加强了香港文化界的抗日救亡力量。
10月—12月 中共广东地方组织团结和领导汉、黎、苗等各族人民建立抗日游击队,开辟了华南敌后战场。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团结抗日的民族政策,发展了大量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1月16日 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先后由周恩来、秦邦宪、王若飞、董必武等任书记或代理书记,领导南方国民党统治区和部分沦陷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江西、福建和港澳地区)及海外党组织,以及在此范围内设立的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新华日报》、《群众》周刊社等公开机构。在复杂险恶的政治环境下,南方局坚持贯彻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广泛开展统战、文化、军事、群众、外事、党建等各方面工作,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抗战时期民主运动的发展,提高了共产党在全国的威望,扩大了在世界的影响。
1月17日—2月4日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举行第一届第一次会议,通过《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等文件。林伯渠当选为边区政府主席。
1月—3月 刘伯承、邓小平率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主力同冀南军区部队一起进行反“扫荡”作战,巩固了冀南抗日根据地。
1月—4月 贺龙、关向应率八路军第一二○师主力会合冀中区部队,连续粉碎日、伪军多次围攻,并在河间齐会村歼灭日军700余人。
2月 为克服经济上的严重困难,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的号召。抗日根据地军民相继掀起大生产运动。翌年12月,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始开进延安东南的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
2月—翌年3月 国共合作在湖南衡山创办游击干部训练班。中共派出叶剑英等30余名工作人员,先后培训抗日游击干部3000多人。
3月 罗荣桓、陈光率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一部进入鲁西。5月,在泰(安)肥(城)地区取得陆房突围战斗的胜利,毙伤日军1300余人。
5月—11月 华中新四军完成向敌后实行战略展开的任务,先后在皖中庐江东汤池成立江北指挥部、在苏南溧阳水西村成立江南指挥部,分别由张云逸、陈毅任指挥。
7月7日 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政治口号。
7月—8月 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反击日军5万余人的大“扫荡”,歼灭日、伪军2000余人。
10月 中共中央主办的党内刊物《共产党人》创刊(1941年8月停刊)。全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还于1941年5月创办了机关报《解放日报》(1947年3月停刊)。

同月 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个法宝,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并将这一任务称为“伟大的工程”。
10月—12月 八路军晋察冀部队在第一二○师配合下,粉碎2万余日军对北岳区的大“扫荡”,歼敌3600余人,击毙日军中将旅团长阿部规秀。这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指挥官。
11月 来华参加抗战的加拿大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大夫在晋察冀边区唐县逝世。毛泽东题写挽词,并撰写《学习白求恩》(后改为《纪念白求恩》)。1942年12月,来华参加抗战的印度大夫柯棣华在唐县逝世。毛泽东题写挽词。
12月—翌年春 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坚持自卫原则,击败顽固派的进攻,并以抗战大局为重,主动停止战斗,先后同国民党有关地方当局达成划定驻区、分区抗战的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