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
2月4日—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2万余人举行总罢工,成为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顶点。7日,反动军阀进行血腥镇压,造成惨案。
3月 中共中央机关由北京迁回上海。四五月间迁往广州。8月再迁回上海。
6月12日—20日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会议。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农民问题决议案》等文件。大会选举产生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1月20日—30日 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实际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大会选举产生有李大钊等10名共产党员为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5月 在苏联帮助下,国共合作的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广州黄埔创立(即黄埔军校)。孙中山任军校总理,委任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中国共产党从各地选派许多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军校学习。11月,周恩来出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健全政治工作制度。周恩来主持的中共广东区委从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中抽调部分党、团员作为骨干,改组大元帅大本营的铁甲车队。
7月3日 国共合作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正式开学。至1926年9月,在共产党人彭湃、毛泽东等相继主持下,广州农讲所连续举办6届,培训700多名农民运动骨干。
12月 中共中央成立北方局。大革命时期,中共中央还成立了广东临时委员会。
1月11日—22日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会议。大会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等文件。大会选举产生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四届一中全会选举陈独秀、彭述之、张国焘、蔡和森、瞿秋白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
5月30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暴行的运动即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迅速席卷全国,约1700万各阶层群众直接参加斗争,标志着大革命高潮到来。运动得到国际进步力量和海外侨胞的广泛同情和支援。
5月 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举行,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1933年2月全国总工会由上海迁入中央苏区首府瑞金,与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执行局合并,改称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1934年10月随红军长征。1935年10月在陕北瓦窑堡成立全总西北执行局,1937年8月后实际停止工作。1948年8月,在哈尔滨举行的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恢复设立中华全国总工会。
6月—翌年10月 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香港领导发动有25万人参加的反帝大罢工即省港大罢工。这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政治大罢工。
7月1日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其所属部队随后统编为国民革命军6个军。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分别担任第一、二、三、四、六军的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