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徽省坚持把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作为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重点来抓。
一是坚持“依法不依例”,核定权力清单。试点单位对照法律、法规和机构“三定”方案,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和“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对单位、部门和岗位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摸清底数,确定对管理和服务相对人行使的职权。对依法确定的职权进行分项梳理,编制“职权目录”,明确职权名称、内容、行使主体和法律依据。按照“程序法定,流程简便”的要求,对每一项职权,明确行使主体、依据、程序、监督渠道以及办理事项所需提交的全面材料,绘制“权力运行外部流程图”;对职权在单位内部运行的各个环节、责任主体、办理时限等进行规范,绘制“权力运行内部流程图”。
二是坚持“对事不对人”,排查三类风险。坚持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采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横向到边、纵向到点的方法,查准查清查全本单位、处室、岗位在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业务流程三个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在排查范围上,六安市将实施范围扩大到中央、省驻六安各单位,在130个市直部门和各县区全面铺开。在排查风险过程中,一些单位广泛采取“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集体定”等多种形式,上级为下级找,下级为上级找,班子成员之间互相找,部门之间互相找,反复讨论研究,认真筛选提炼。
三是坚持“就高不就低”,确定风险等级。对查找的廉政风险点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依据廉政风险点的多少和权力重要性、权力行使的频率、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等,按照“有多少、找多少,该定什么等级,就定什么等级”的要求,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评定廉政风险点和风险等级,防止和克服出现“避实就虚、避高就低”。如省交通运输厅引入“专家审”机制,确保风险点的查找和定级客观、准确,经得起实践检验。
四是坚持“宜细不宜粗”,制定防范措施。围绕查找的廉政风险点和确定的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制定并推进防控措施,有效化解廉政风险。同时,建立、落实个人廉政承诺和层级管理的廉政责任。属于岗位职责方面的,通过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程序和分权、示权、控权的权力制衡机制等方式,加强监督和制约,规范权力运行,对重要部门负责人、重点岗位人员应按规定实行定期轮岗交流。属于业务流程方面的,按照廉洁、效能、便民的原则,制定业务流程图,确保程序规范、效率提高、简明清晰、方便办事。属于制度机制方面的,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并抓好制度的落实。
一是实施“阳光监控”。落实防控措施,最重要的是坚持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实践中,一些地方和部门把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与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和公共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等有机结合,对于不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不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职权目录、流程图、行政和司法裁量权基准,通过政府网站、公报、公开栏、媒体等途径,主动向社会公开;对于内部管理职权流程图、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点和防范措施,特别是对干部任用、行政支出预决算、财务报销、政府采购、工程建设、资产管理等单位内部各类事项,通过单位内部网络、内部公开栏等途径,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二是强化科技监控。科技防腐是当今信息化时代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各地各部门注重加强统一规划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电子政务设施,依托科技手段优化权力运行、防控廉政风险。建立完善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和电子监察系统,逐步将廉政风险点和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金使用情况纳入电子监察系统监控范围,实现网上实时动态监控。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单位内部行使的人财物管理等权力的廉政风险防控。如省财政厅加强对项目审批和资金分配的监管,对2011年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在全省公开立项,建立财政专户管理系统,完善财政资金管理程序,确定财政专户管理系统的运行流程,使财政资金拨付更加规范、科学、严密。
三是抓好重点监控。着力加强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运行的监控。在范围上,突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突出权力集中部门以及拥有行政审批(许可)、行政处罚及人财物管理等事项重要岗位。在内容上,突出本地本部门本单位涉及民生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热点及重大改革和“三重一大”等问题,从而以重点带全面,抓关键促整体。安徽师范大学紧密结合高校实际,重点加强学校的基建工程、招标采购、资产管理、干部人事、财务管理、招生就业、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职称评审、评先评优等重大事项的廉政风险排查和防控。
一是建立健全预警纠错机制。通过廉政风险监测机制,对已发现的廉政风险,及时向有关单位或岗位个人发出预警信号,根据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及时采取处置措施,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化解廉政风险,做到没有问题早防范、有了问题早发现、一般问题早纠正,把腐败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是与效能作风建设密切结合。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围绕权力运行全过程,突出权力运行前、运行中、运行后的重点环节和部位,对权力运行效能和质量情况进行考核评议,并把考核评议的结果,作为对各部门单位年度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依据。铜陵市制定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考核评估办法》,对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任务予以细化量化,由市纪委组织检查考核小组,逐一进行考核并打分,考核组进行集体评估。
三是实施责任追究。对权力运行过程中出现《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所列的有关问题,严格实行问责,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权力运行过程中发现的严重违纪违规问题,必须立案查处的,坚决依纪依法立案查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党纪政纪乃至法律的责任。
在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要着力构建三个系统,即风险防范系统、监控管理系统、预警处置系统。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必须从查找廉政风险上下功夫、从健全防控机制上做文章、从确实管用上想办法。首先,必须夯实以清权确权、绘制流程图、排查廉政风险、科学评定风险等级、制定防控措施为主要内容的风险防范系统这个基础。其次,要积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建立风险监测机制,实行对岗位行政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动态监测,加强权力运行过程中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创新监督方式和手段,尤其是抓好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的风险监控工作。再次,要建立健全预警纠错机制,加强后期处置。同时,要通过定期自查、上级检查、社会评议等方式,对廉政风险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并根据考核评估结果,纠正存在的问题,完善工作程序,修正风险内容,实行动态管理。
——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要把握三个关键,即强化宣传教育、突出领导干部带头、严格落实廉政责任。要建立健全教育长效机制,通过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宣传教育,帮助大家懂得“岗位都有风险度,人人都有风险点”的道理,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各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查找廉政风险,带头制定防控措施,带头落实防控责任。同时,把落实责任作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核心内容,认真落实个人廉政风险承诺,并逐步建立廉政风险过错追究制度和廉政风险问责办法。
——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即主观风险与客观风险、廉政风险与业务风险、个人风险与单位风险、一般风险与高等级风险的关系。在实际查找和制定防控措施时,把查找风险的重点放在客观风险、廉政风险方面。不仅要查找领导班子集体、处室的廉政风险,班子成员和各岗位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职责分工和岗位职责全面查找风险,并且明确主要负责人的风险,也不是其他副职廉政风险的简单累加。对廉政风险,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重点突出对高等级风险的防控。对高等级风险,由单位主要领导管理和负责,上级党委(党组)和纪委予以监督。对中等级风险,由单位分管领导管理和负责。对低等级风险,由单位内设部门领导直接管理和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