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做什么决策,怎样做决策,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科学决策是保证我们各项工作高质高效顺利进行的前提,科学决策是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综合反映。决策是否科学,决定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看在决策的过程中是否把维护和保障群众利益作为决策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做到科学决策,首先必须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作为领导干部在决策前更应做好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掌握实情,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利益。领导干部要深入调查研究,体察群众心愿,了解群众所爱所憎,所思所虑,所愿所盼。要克服官僚主义,深入基层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调查研究要讲究方法,需要面对面的就要面对面谈,不便于面对面谈的,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网上调查等形式进行调查,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把基层迫切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好,切实维护和保障群众利益。
其次,科学决策必须走群众路线,发扬民主、反映民意。决策的过程就是拿主意、想办法、定措施的过程。主意、办法不是领导者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凭空想象得来的。而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从群众中得来的。历史实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切成就,都是全体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取得的。只有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才能保证我们各项决策的规范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也才能更好地维护和保障群众利益。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在决策中,很少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仅凭个人经验、喜好和想像自以为是地“拍脑袋”。其结果往往要么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建成了一批中看不中用的“烂摊子”;要么是只图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不计成本、不讲效率,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损害了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
再次,科学决策必须始终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领导干部应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把“为什么人的问题”作为“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端正对维护整体利益的认识,明确整体利益是由个体利益组成的,维护群众个体利益也是维护整体利益,不能以整体利益为借口而不顾个人正当利益;要对群众长远利益、根本利益负责,群众的现实利益需要关注,但不能忽视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强化群众利益至上的思想,当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自觉服从群众利益。
第四,做到科学决策还必须坚持以人本,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必须坚持群众利益至上,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充分发扬民主,保证各种不同意见和利益诉求得到客观充分表达.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引导群众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利益关系,增强决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均衡性。坚持务实高效,注重优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事,应主动快速决策,提高决策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