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荔县立足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行动、思政课“大练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三进”活动等,使廉洁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全力推进清廉学校建设。
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全县一至九年级每周开设两课时思政课,挖掘其他学科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各学段各学科教学中全面渗透德育教育;构建特色课程,按照“小学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初中段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高中阶段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的德育目标,开设了“开学教育周、开学第一课、《读本》三进大讲堂、课后服务德育社团”等特色课程;统筹学校思政活动课程,结合各学段学生年龄特点,明确德育目标,确立德育主题,整体规划学校“班会队(团)会、家长会、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仪式教育、演讲竞赛、主题活动、研学旅行”等活动内容。
推进德育一体化建设。着力推进师资一体化,配齐配硬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将思政专任教师招聘纳入每年教师招录计划,今年招录思政专职教师8人。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评选树立了一批先进师德典型。涌现出省市级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3个、省市级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个人6个。扎实开展中小学思政教师全员培训,今年秋季培训思政教师374人;推进课堂革命一体化。在全县实施开展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行动,确立了一批思政教育课改示范学科,率先实践,着力打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基本框架;推进教研一体化。确立了“大思政课实施路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素养导向的思政学科教学评价改革”“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新时代思政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等5项市级研修专题和1项省级课题,以专题研究指导提升教学水平。
让教育效果更“活”更“火”。为解决思政课吸引力不足,感染力不强问题,一是统筹课程实施方案,每学年按照规定设置37周教学时间,2周综合实践时间,其中2周时间由学校自行安排,可集中可分散开展各类综合实践以及校外研学活动。二是整合社会资源,汇聚大荔红色资源、教育基地等,打造地域特色“活教材”,立足县情开展思政教育。三是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构建了“研学旅行课程超市”供学校选择。今年春季学期,全县20多所学校近5000余名师生开展了烈士祭扫、参观博物馆、劳动基地体验、远足、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四是荔东小学突出“有爱、有书香”校园文化特色,强化思政课教研组说课、改课活动,积极践行“带一袭书香进校园,传一脉薪火照人生”。城郊中学优化师德考核评议制度,开展“晒晒好家风”主题征文、“卓越教育主题班(团)会”等活动,引导师生养成并践行“崇德尚品、坚守大义、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品质精神。
下一阶段,大荔县将强化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交流互动,定期举办手拉手备课、教学研讨及“大练兵”活动,不断打造思政“金课”。健全中小学教师表彰奖励机制,定期开展师德模范评选。依托省级平台推进高中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合理使用初中小学综合素质报告单、“一生一案”,健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评价体系。(大荔县纪委监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