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勤仕 邓华
违背了党纪政纪并在党内和社会生活中造成危害的党员和国家公务员,这类人员所占的比例虽说不大,但其影响却很坏。因而,对这些违纪者实施有效的教育,就成了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此,我们就有必要来认真研究他们的心理特征及其施教方法,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这是十分必要的。 一、违纪者的心理特征 我们要对违纪者进行施教,首先就必须认真分析他们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一般来说,他们心理特征具有以下几种: 一是欲望心理。凡是违纪者的违纪行动都有行为目的,这是推动违纪者进行违纪的内驱力,而这种内驱力又来自违纪者的某种具体需要。对个人需要的追求,是激励和推动违纪者违纪的主观因素,正常人是按照社会的需要来调节个人的需要的。党员、国家公务员的个人需要,是在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纪律的允许范围内,通过正当的途径来实现的。而违纪者则是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不正当的,违反社会道德、法律法规和政策纪律许可的范围去达到个人目的的。 二是自私心理。这是以个人主义为出发点,追求名利、地位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主要表现是:思想上个人主义严重,处处“我”字当头;政治上搞投机钻营,看风使舵,只要对自己有利,什么党性原则、良心道德都全然不顾,组织上唯我独尊,为我独左,老子天下第一,拉帮结伙,建立自己的“山头”,并逐渐把它变成独立王国;作风上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三是专权心理。这是指握有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他们违背组织原则,超越职责范围,滥用权力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在作风上不民主,好摆官架子;在思想和行动上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跳。于是,在组织上绝对以“我”划线,圈定人选,大量提拔忠于自己的倾心、亲属,还美其名曰:“外举不避贤,内举不避亲”。不管他有没有学识,不管他有不有能力,都一律安排好单位和重要部门。同时想方设法打击排斥他所认为的另一派。在经济上,以权谋私,乱批条子,管他符不符合上级规定,只要对自己和本帮有利就行。 四是嫉妒心理。这是一种对待他人才能、成就、名望、品德、地位的一种敌视的情感。它具体表现在:①嫉德,即嫉妒那些品德高尚、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的人。②嫉能,即嫉妒工作能力、活动能力超过自己的人。③嫉才,即嫉妒学识、才华、智慧超过自己的人。 五是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把违纪行为寄希望于不会被人知晓的一种投机心理。持有这种心理的违纪人员认为问题不会暴露,就是东窗事发了,也可以打通关节,不会受到惩处,即便万一被惩处,也会从轻发落。 六是恐惧心理。由于违纪者的思想和行动违背了党的宗旨和侵占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必定会有人告发,一旦监督部门调查核实,他们的内心就会有一种恐惧感。尤其是初次违纪者,害怕被查处的恐惧心理更为突出,表现为情绪反常,总觉得州委的人都在盯着他,害怕组织上找他谈话,怕事后有人歧视、耻笑、受舆论的谴责,因而惊恐不安。 七是试探心理。这是违纪者开始对组织上尚不摸底的一种心理状态。违纪者一方面极力回忆自己违纪行动中是否留下痕迹和破绽,另一方面又想食堂一下监督部门是否已掌握自己违纪的证据,以便采取对策,构筑“防御工事”。 八是投射心理。所谓的“投射心理”,就是把违纪后的一些苦闷、焦躁和紧张情绪“投射”到不相干的人或物上。主要表现是:①猜疑和怨恨。问题的暴露,目的没有达到,重视怀疑是某某人搞的鬼,因而在思想上结下疙瘩,有的甚至结缘很深。②伤害他人。有的违纪者违纪后,心理失去平衡,因而对什么都看不顺眼,有的甚至发展到攻击、谩骂他人,寻机报复,个别人还招买杀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九是自我解脱心理。其主要表现是:①自我孤立。收到纪律处分后,总是觉得无脸见人,整天沉默寡言,无精打采,不愿与他人交往接触,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以达到心灵的解脱。②自我安慰。有的人违纪后,企图逃避现实,求得幻想中使某种需要得到满足,从而抽烟、酗酒、找人看相算命等,以求得内心的平静。③自寻短见。有些虚荣心较强,个性又特别孤僻,看问题偏激的违纪者,感到前途渺茫,悲观失望,采取自杀的办法来寻求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