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在事故现场露出不合时宜的“微笑”(如图),被网民围观,继而被扒出佩戴多款价值不菲的名表,又因回应言辞欠妥陷入诚信危机,再因眼镜、皮带等昂贵饰物被接力曝光催生腐败疑云,直至因涉嫌严重违纪被撤职——短短27天,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的落马让社会各界再次目睹了网络反腐的威力。
然而,游走在“人肉搜索”与“道德审判”之间的草根网民、暴晒于舆情风口浪尖的当事官员、引领着网络风向的意见领袖、执着于舆论监督和理性反思的传统媒体、逡巡于民意与真相之间的相关部门——所有的舆情参与主体,究竟能否描绘出一幅网络反腐的法治蓝图,仍然是个未知数。

网上曝光的杨达才戴名表照片

“杨达才事件”媒体报道日变化趋势图 (单位:篇数 数据来源:正义网舆情监测系统)

“杨达才事件”微博传播日变化趋势图 (单位:篇数 数据来源:新浪微博)
草根网民:人肉搜索开启“扒表”热潮
近年来,在多起网络反腐事件中,官员的不当言行往往成为促使草根网民滋生不满情绪的直接动因。2008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原局长周久耕,曾因在公众对高房价充满怨怼的情况下,对媒体发表“将查处低于成本价卖房的开发商”的言论,被网友接连爆出抽天价烟、戴名表、开名车等问题,最终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其中,被誉为“反腐利器”的人肉搜索以其强大的互联网动员力,在揭露案件细节、曝光官员信息等方面所向披靡。
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的落马,与周久耕如出一辙。“事故现场官员满面笑容,情绪稳定。”8月26日16时35分,在翻看“8·26”陕西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的现场图片时被一名官员的笑容激怒后,网友“@JadeCong”发出了上述微博,并附上了相关截图。该微博被广泛转发后,36人死亡的惨剧与冷血官员的微笑形成鲜明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