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荔县纪委监委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为“小切口”,通过压实职能部门整治主责,推动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漏洞,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通过深入研判近三年信访举报、日常监督、案件查办情况,发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较为突出。为进一步理清权责,推动“三资”规范、透明运行,县纪委监委坚持把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起来,印发《推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居)务监委会有效衔接工作方案》,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查处“三资”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5件20人,推动问题整改13个。通过下发监察建议书、开展以案促改等有效举措,督促乡村振兴领域制定《大荔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大荔县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的指导意见》等制度5项,为农村集体资产安全有序使用提供了坚强制度保障,有效杜绝了违规支出现象。
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县农业农村局聚焦群众急盼愁方面问题用情用力,切实为群众办成了一批可感可及的实事,扶持全县17个镇(街道)25个村投资1750万元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对赵渡镇乐合村5座钢架棉被自动温控大棚进行改造提升,承包后增加村集体收入9万元。对羌白镇伴道村198份土地承包合同进行全面梳理和规范,成功收回土地承包款12万余元,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资金活力。韦林镇韦留村利用废旧木材回收和粮食种植及贸易产业,为本村及周边4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村民累计分红5万余元。许庄镇坡底村创办集体粮食存储烘干厂,投产后,每年烘干粮食可达4000吨、存粮1000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多元,带动5户脱贫户进行务工,户均年增收3000元。在整治高标准农田质量不达标、挤占挪用资金等方面,针对发现2个村的工程建设影响沿路群众出行及农田生产销售问题,县农业农村局积极与镇政府对接,及时启动工程暂列金,顺利修建完成跨渠农桥及310米道路连接建设,由3米拓宽为4米,使两个街镇4个村的道路得以连通,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通过“三资”专项整治,进一步摸清了“三资”家底,壮大了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全县共发现问题合同19182份,终止合同759份,收回土地5532.4亩,合同新增价款178.93万元,收回资产金额2.6万元,追缴欠款373.36万元,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555.25万元。(大荔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