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和省、市、县纪委全会关于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部署,扎实开展加强作风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着力解决上学难、入托难,中小学教师在校外辅导班有偿补课,强制或打着自愿和家委会的旗号要求学生购买辅导材料以教谋私和教育工作人员以教牟利等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以整治促规范,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高度重视,对标对表,做好部署安排
组织召开了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学习传达了省、市、县会议精神,通报了2020年群众信访和案件查处情况,对教育系统群众反映强烈的十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对照专项整治工作任务,结合教育实际,制定下发了《加强作风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工作方案》,聚焦学校食堂管理、违规收费、违规招生、违规有偿补课、违规推荐教辅资料、体罚学生、编班排座位、评职评优、物品采购、学生资助等十个方面进行专项整治。
多措并举,助力解决“上学难”“入园难”问题
一是狠抓城区学位建设。“十四五”期间计划在城区新建小学3所以上,至少增加学位4500个。今年力争东府小学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办理前期审批手续,建成后可增加小学学位2400个。另外,今年实施了实验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增加幼儿园学位540个。许庄职业中学改扩建,增加中职学位2000个;奚若中学建设项目,增加初高中学位6000个。二是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发展方向, 2020年,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0%,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7.26%,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80.54%,基本构建了公民办并举、普惠为主、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全县幼儿园共212所,其中公办85所,占比40.09%;在园幼儿23608人,其中公办在园幼儿5135人,占比21.75%。三是积极推动“三名+”建设和集团化办学改革,充分发挥城区优质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按照“1+1+X”模式组建16个教育集团,通过教师走校、送教送培、活动联合、特色共创等活动扎实提升农村学校教学水平,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着力规范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民办学校招生秩序
2021年城区义务段秋季招生工作继续采用网上招生,坚持公民办同步招生,为社会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平台,构建报名、录取一体化管理的网络机制。一是规范招生入学审核流程。制定并下发了《大荔县2021年秋季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方案》,由县委县政府牵头召开了各部门协调会,明确了招生工作由县委县政府牵头,各部门联动的审核流程。二是规范招生入学秩序。要求各成员单位及学校要签订阳光招生承诺书,严明工作纪律。各校要严格执行“十严禁”规定。三是强化督查问责。严格落实招生工作纪律要求,健全违规招生查处和责任追究机制,畅通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截止目前我县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已进入尾声,共计网上报名4937名新生,招生工作平稳有序。四是规范高中招生秩序。普通高中阶段招生严格执行渭南市教育局招生政策,恪守“十个严禁”,按照市局招生名单招录学生,任何学校不得自行招录学生。对违规违纪的学校和个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抓早抓实,有效预防教师违规有偿补课、违规推荐教辅资料问题
一是狠抓从严治教“三项规定”落实。采取不打招呼、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基层学校“三项规定”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放师生调查问卷2000余份。对检查出的问题当面向校长反馈,并要求校长在检查结果清单上签字,要求学校对存在的问题立行立改。二是扎实开展警示教育专题讲座。扎实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专题讲座11场,受众教师近千人。通过对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和剖析,让教师明确纪律处分对个人造成的影响,以案为鉴,以案为警,帮助广大教师筑牢为师之初心,守住师德之底线。三是严格责任追究。从严从重处理涉事教师,同时问责相关领导,对一年内累计两次问责的领导干部,将给予警告处分。
问题导向,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以教谋私、以教牟利问题
重点整治食堂管理、违规收费、体罚学生、编班排座位、评职评优、物品采购、学生资助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以教谋私、以教牟利等问题。一是规范学校食堂管理,制定了《学校食堂管理办法》,抽调专人对各学校食堂进行专项检查,列出问题整改清单,待开学后将问题反馈学校并要求限时整改。二是规范学生资助管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升资助政策知晓率。通过“大荔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相继在各高中、职教中心宣传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截止8月9日,共办理703人,约562万余元。三是规范学校物品采购。出台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了政府采购范围内容,明确了固定资产管理登记入账程序。同时,对2020年部分采购项目进行了现场查看及账务检查。(驻教育局纪检监察组 薛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