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澄城县杨家陇村自发诞生全市首个村民监督委员会至今,我市创建推进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已经6个年头,目前村民监督委员会已实现3203个行政村全覆盖,取得了较为显著成效。
发挥预防腐败作用,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使村级重大事项置于村民的监督之下。6年来,全市村民监督委员会大会评议村干部9657人次,督促审核村务公开事项2987件次,协助审计村干部2987人次,发现违纪违法线索365条,有效地促进了村组干部的廉洁履职。
发挥促进发展作用,保证惠农政策的落实。6年来,全市村民监督委员会围绕强农惠农资金使用发放,实施村级重大事项监督10416件次,纠正不合理村级事务2014件次。村民监督委员会监督职能的发挥,使党的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防止了村组干部挤占挪用、优亲厚友等问题的发生。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村民监督委员会通过“上情下传”和“下情上达”,消除了误解,消化了矛盾,全市村民监督委员会共化解矛盾纠纷5998件次。正是这个作用的有效发挥,促使了农村信访量明显下降。
发挥谏言献策作用,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民监委会及时向两委会反映民意,体现了重大决策群众参与、权力运作群众监督、工作好坏群众评说,推进了村民自治。全市村民监督委员会累计列席村两委会25752次,围绕村级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出建议11039件次,其中5582件次被两委会采纳,提出质询意见3342条。
村民监委会制度从萌芽创建到推广提高,在制度层面填补了村民自治体系中的监督缺位,为全国人大修订《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提供了实践依据。(渭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