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切实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强化拒腐防变意识,自觉做到廉洁从政,近期,陕西省纪委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岗位廉政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对象分类施教,以推动教育对象个性化、教育内容精细化、教育方式人性化,形成覆盖所有岗位、具有鲜明特色的廉政教育模式。
《意见》要求开展岗位廉政教育以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主,面向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涉及“人权、财权、事权”等关键岗位的党员干部。要坚持因岗施教原则,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因人施教,分层、分类、分岗施教,体现不同岗位的特色要求;坚持贴近实际原则,贴近不同岗位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实际,寓教于理、寓教于行,使廉政教育更加入情入理、入脑入心,切实增强教育效果;坚持全员参与原则,让受教育者全面融入、充分参与和全程互动;坚持分级负责,把教育体现在从严管理干部的各项要求之中,形成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在教育方式上,《意见》提出要抓好六项岗位廉政教育:一是抓好岗位日常教育。着眼于“持续经常”,根据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抓好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坚定“三个自信”;结合不同岗位要求,加强党风党纪、廉政法规和廉政自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规范职业行为,履行职业责任,严守职业纪律,自觉廉政勤政。二是抓好岗位任职教育。着眼于“应知应会”,对新录用、新提拔和转岗使用的公职人员,上岗前通过任前廉政培训、廉政谈话、廉政知识测试等方式进行岗位廉政教育,使其熟知岗位廉政行为规范和要求。三是抓好岗位示范教育。着眼于“典型引导”, 发现和培养身边勤廉兼优的典型,激励党员干部向同行学习、向身边人学习、向先进典型学习,充分发挥行业典型的示范、带动、激励作用,使党员干部赶有目标,学有榜样。四是抓好岗位警示教育。着眼于“警钟长鸣”,通过参观法纪教育基地、旁听法庭审理、观看警示电教片、听取职务犯罪人员现身说法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充分发挥反面典型案例的震撼力和警示效果。特别是结合岗位实际,对本岗位发生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引导党员干部从反面典型中吸取教训,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五是抓好岗位风险教育。着眼于“防患未然”,全面查找岗位廉政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把廉政风险防控贯穿于各项业务工作全过程。要通过设计鲜活的情景案例,再现岗位廉政风险,把枯燥的岗位廉政行为规范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案例和情景,形成分门别类的岗位廉政教育系列教案。六是抓好岗位提醒教育。着眼于“谈心关爱”,按照“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的原则,对党员干部及时开展谈心和提醒教育活动,做到“十必谈”:党员干部新提拔任职及轮岗交流时必谈,促其正确对待工作调整,摆正位置,廉洁自律;重大建设项目启动时必谈,促其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保证工程优质、资金安全、干部廉洁;重要节假日时必谈,提醒干部廉洁过节,狠刹用公款送礼等歪风;个人家庭婚丧喜庆事宜办理时必谈,防止大操大办婚丧和借机敛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到位时必谈,促其自觉履行一岗双责;群众有反映时必谈,促其正确对待群众意见,认真纠正自身问题;班子不团结时必谈,促其查找问题,化解矛盾和纠纷,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干部作风漂浮时必谈,促其防止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党员干部有不廉洁苗头时必谈,促其做到防患于未然,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后必谈,促其正确认识错误,放下思想包袱,全力做好本职工作。
《意见》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把开展岗位廉政教育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建立部门和单位党委(党组)负责,纪检监察机关牵头,组织、宣传、人事等部门通力协作,业务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