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在线访谈|专题集粹|互动交流|工作邮箱|客户端下载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和客户端推出专题“中国传统中的家规”,带您走近那些充满温情和智慧的传统家规,汲取精华、去除糟粕,延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家国”文化;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涵养新时代的良好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堪称父亲的表率,他的九个子女,人人成才、各有所长。从他写给子女们的400余封家书中,可以窥见梁氏家教的魅力。在家书中,梁启超对子女们的为人、治学、立业等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他既是孩子们的慈父,又是导师、亲密的朋友。详细
梁启超:一生家国梦 几代赤子心
一门三院士 九子皆才俊
“祖国,我回来了”
在采访《梁启超传》的作者解玺璋时,他解读梁启超的一句话,令我们印象深刻,“梁启超一生千变万化,唯一不变的就是爱国”。详细
解玺璋:为父当如梁启超
吴荔明:梁启超一家的祖国之恋
罗检秋:梁家的"寒士"家风
董方奎:慈父、导师、挚友——梁启超的家教
详细
从容面对生活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着生命便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哩。
思报社会之恩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因自己地位做得一分是一分,便人人都有事可做了。
尽力去做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
多方取益一个人想要交友取益,或读书取益,也要方面稍多,才有接谈交换,或开卷引进的机会。若你的学问兴味太过单调,你全生活中本来应享的乐趣也削减不少了。
对着月想你们你们到温哥华那天,正是十五,谅来在船上不知蹭了多少次“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了。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
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全景
饮冰室外景
梁启超冥思蜡像
梁启超使用过的落地书柜
饮冰室内景
初春
冬雪
梁启超像
梁启超和他的孩子们
梁启超子女合影
梁启超给子女们的书信
梁启超后人2012年在天津故居
往期回顾
湖北公安三袁:敦厚家风哺育文学三子星
北京西城纪晓岚:守正规直 诗书传家
福建龙岩客家家训(三):家训如种子,随客家人行走天下生根发芽
福建龙岩客家家训(二):训以治家 "八德"育人
福建龙岩客家家训(一):振纲立纪 兴家报国
安徽绩溪章氏:崇文重教 礼义相传
陕西潼关杨震:"四知"拒金 清白传家
浙江临安钱氏:一代钱王 千古家训
江苏昆山朱柏庐:律己修身 垂训后世
山西闻喜裴氏:《家训》润无声 《家戒》醒后人
福建林则徐:一代忠贞垂史传
湖南岳阳张谷英村:耕读继世 孝友传家
?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9099461关于我们网站声明